岗薪职级
❶ 岗位定级的岗薪制中员工级别的确定
岗位评价来是对岗位的劳动价值进源行评估,而不是对岗位上的员工进行评估,同时级别也是根据岗位的价值来确定的,而不是根据岗位上的员工来定级的。
员工在那个岗位就执行那个岗位的工资。新进厂的员工过完试用期以后到那个岗位就执行那个岗位的薪资待遇,不是从一级一档开始往上考。
❷ 事业单位的薪级级别是怎样计算的
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
2、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例如:某副教授,套改年限29年,任现职务4年,按现任职务套改薪级工资为28级643元,原任讲师13年(含副教授4年),可套改薪级工资29级673元。那么他的薪级等级就是29级,新级工资是673元。
(2)岗薪职级扩展阅读
任职年限是指从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计算的年限,计算办法是年—年,工作人员因调动等组织原因,任职时间有间断,但间断未超过6个月(含6个月)的,其间断的时间,可视作原职务的任职年限,间断了7个月及其以上的,按“去中间,接两头”的办法计算出这次套改工作时的任职年限。
套改年限相关政策主要有:工作年限的计算办法为年—年,一般从参加工作的当年起计算,工作年限有间断的,间断的年限要扣除。如果是先工作后上学的,只要是连续的,中间没有间断的就一起算入工作年限里,不用再算学龄了,有间断的如辞职在家复习1年考研的,就要扣除1年。
❸ 什么是岗位等级工资制度简述一岗一薪和一岗数薪的特点
岗位等级工资制/职位工资制(Pay for Job) 简称岗位工资制,它是等级工资制的一种形式,是根据工作职务或岗位对任职人员在知识、技能和体力等方面的要求及劳动环境因素来确定员工的工作报酬。它是按照工人在生产中的工作岗位确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的一种工资制度,是劳动组织与工资组织密切结合的一种工资制度。
岗位等级工资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岗一薪制,另一种是一岗数薪制。
1、一岗一薪制
一岗一薪制是指一个工资标准,凡在同一岗位上工作的员工都执行同一工资标准,岗位工资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组成一个统一的岗位工资标准体系,它反映的只是不同岗位之间的工资差别,不反映内部的劳动差别和工资差别。
一岗一薪制,岗内不升级,新工人上岗采取“试用期”或“熟练期”办法,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即可执行岗位工资标准。一岗一薪制,适用于专业化、自动化程度较高,流水作业、工种技术比较单一,工作物等级比较固定的工种。
一岗一薪制强调在同一岗位上的人员执行同一的工资标准,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
能保证员工在最佳年龄、最佳技术、付出劳动量最多的时候得到最佳报酬;
简化工资构成,工资外津贴减少;
一岗一薪,岗动薪动,对员工的激励性大,且操作简便灵活。
2、一岗数薪制
一岗数薪制是指在一个岗位内设置几个工资标准,以反映岗位内部不同职工之间的劳动差别。由于企业岗位比较多,有的有上千个甚至上万个岗位、工种,从管理成本角度看,不可能有多少个岗位就设多少个岗位工资标准,只能采取将相近岗位进行归并归级,这就会形成同岗位级别内也存在劳动差别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企业在同一等级内,又划分档次。这样职工在本岗位内可以小步考核升级,直至达到本岗最高工资标准。这种方式融合了技术等级工资制和岗位工资制的优点,适应了生产岗位之间存在的劳动差异和岗位内部劳动者之间存在的技术熟练程度的差异。它适用于岗位划分较粗,同时岗位内部技术有些差别的岗位和工种。
另一种解决同岗位但劳动付出有差别的方式是通过拉长熟练期,使员工岗位工资分几年到位的方式。如第一年试用期拿50%岗位工资,第二年熟练期拿70%岗位工资,第三年拿80%岗位工资,第四年拿90%岗位工资,第五年经考核认定拿100%岗位工资,如特别优秀,经考核委员会认定,可提前拿到100%岗位工资。这种方式可解决由于员工工作年限不同,工作经验不一样,从而形成的在同一岗位工作,但劳动有差别的问题,使工资报酬与劳动付出更加吻合。
❹ 公司薪酬体系中的职级薪级怎么制定
建议按照职位分类法来划分。程序参考如下
A、首先应当对岗位进行分析,合理、规范、全面地描述每一个工作岗位,最终形成系统的说明书。了解了每个工作的难易程度、所需技能等就能为岗位评估打下基础,不能没经过系统分析就对某个职位妄下定论
B、接下来就是进行工作评估,工作评估的方法很多,如职位排序法,分类法,因素比较法,LZ提到的要素计点法据我了解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不管是采用哪种评估方法,在评估之前都需要成立一个评估小组,评估不是一个人靠自己的主观意识闭门造车。同时,在评估过程中也可以参考员工的意见,评估结果也可以视情况公开,给员工一个表达自己对岗位评估是否合理的看法。
(1)根据公司情况划分层级,比如决策层-A、管理层-B、执行层-C、操作层-D。)
(2)再将岗位分类,比如分为技术类、营销类、服务类、管理类、生产类、人事类、行政类、网络IT类等。
(3)设定等级。如A层级里面分为A1、A2、A3…,B层级里面分为B3、B4、B5…以此类推。
(4)接着将现有岗位一一对应所在岗位类别、对应等级下面
(5)最终形成一个表格,如下:
层级 等级 行政后勤类 管理类
决策层 A1 总经理
A2 副总经理
A3
管理层 B4 行政总监
B5 行政经理
B6 行政副经理
执行层 C7 行政主管
C8
操作层 D9 行政助理
D10 司机
D11 保洁、门卫
❺ 薪酬体系中职位级别GM、M、P分别代表什么
这应该是职级划分的方式,总体来说分为p级与m级,p级代表执行层,也就是员工,m及代表管理层;gm代表管理高层【如高级总监】。
薪酬方面:
每个职级应该都分为多个档位,如p1可能工资分为12档(大体如是),分别是1-12k;p2分为12档,分别是3-15k。薪酬也会出现倒挂的情况,如职级为p1,但是薪酬 是14k,那就会出现职级晋升为p2,但薪酬不调整的情况。
1、GM是General Manager缩写即总经理
2、M级即Manger经理代表管理层
3、p级代表执行层,也就是员工
(5)岗薪职级扩展阅读:
薪酬体系中职位级别GM,M,P共同点:
都符合公平性,激励性,竞争性这三个原则
不同点:
职位薪酬体系适用于大部分企业(但并不适合过于扁平化的企业以及技术研发为核心的企业),而技能薪酬体系则特别适用于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行业(比如IT行业)。职位薪酬体系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体系,员工的薪酬增长是随着职位晋升而提高的;
而技能薪酬体系则给员工提供了更大的薪酬增长机会,员工更加重视自身的技术发展。
在监督管理方面,职位薪酬体系的企业需要加强监管力度,而技能薪酬体系的企业则可以减少一些。技能薪酬体系更适合于大公司,因为他们能够在提供培训机会和支付高额培训费中更有优势。
❻ 事业单位岗位等级和薪级怎么划分
一、事业单位岗位等级: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专业技能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二、事业单位的薪级
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分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其中岗位工资是由职称或职级决定的,而薪级工资是由可计算工龄的在校时间和工作时间决定的。
可计算工龄的在校时间是指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的,从入学的那一年起计算工龄。比如学历是本科,工龄就从本科入学的那一年起算再加上工作时间计算。再者,晋升岗位的时间也决定了薪级工资的档次,假如晋升职称的时间比别人要晚的话,工资也会有很大差别的。工资不一样,一是要看学历和入学时间,二是看晋升职称的时间。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薪级工资标准由相应的“薪级”确定,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而“薪级”需要由“不同级别的岗位上的具体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两个信息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