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干部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壹』 乡村干部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当前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思想观念存在编差。有的村级班子干部年龄偏大,思想不够解放,导致创新活力不足,工作能力有限,特别是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够强;少数基层干部生在农村却不尊重农民,做了一些与人民群众感情、权益、民意、民利等方面不和谐的事情;一些村干部缺乏开拓精神,存在“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小农意识。
团结协调能力不够强。少数村干部软弱涣散,心思没有用在团结带领村民致富上,而是用在搞家族、宗派、小团体利益上。比如,村主任是村民海选出来,往往是村里哪个姓氏人多,就哪个姓氏的人当主任。海选出来的主任一般维护自己姓氏村民的利益,经常与村支书“较劲”,出现了村委会与党支部“两张皮”的现象。
发展经济能力不够足。少数村干部既没有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又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办法,村级集体积累薄弱,农民增收缓慢,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农村改革形势需要。在去年开始的农村公路建设中,有的村对自筹部分的资金没有一点办法,只有一家一户地“化缘”,一些村民对此意见很大。
办事不够公开。一些基层干部不是真正把村务公开当成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促进农村和谐发展,融洽干群关系的必要举措,而且把其作为一种应付形式,被动性地甚至不情愿地操作,因而出现了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等问题。
『贰』 农村的两委干部和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作风不强,精神萎靡懈怠。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不同思想冲击,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在是非问题面前把握不准,在利益面前不坚定,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作风方面表现出“四个缺乏”:一是缺乏责任意识。少数村干部没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竞选村干部不是为了事业,而是为了家族、为了面子、为了个人利益,上任以后,没有把心思放在服务群众、干事创业上,而是放在搞关系、办个人事情上,群众有意见。少数乡镇干部还存在片面追求政绩的问题,喜欢抓易出成绩,见效快的事,不愿意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对富豪商人前来投资很负责、对百姓办事不那么负责,对宣传鼓动工作很负责,对行动上贯彻落实不那么负责。二是缺乏进取精神。部分村干部的思想保守僵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事业无追求,工作无计划,生活无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魄力,村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村民生活低水平徘徊。三是缺乏担当勇气。有的工作谨慎有余,缺乏克难攻坚的勇气、一抓到底的劲头,遇到问题踢皮球,遇到矛盾绕道走,副职推给正职,部门推给政府,该自己办的事情推给别人办,该马上办的事拖到以后办。有的胆小怕事,怕得罪人,怕丢选票,面对歪风邪气不敢抓、不敢管,放任自流。尤其个别村发生了不稳定的问题时,村干部不能勇敢地站出来,以积极的态度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有的临阵退缩,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暧昧,甚至个别人唯恐事情闹得不大、推波助澜。有的奉行“明哲保身、不得罪人”的处世哲学,只栽花、不栽刺,当“老好人”,对其他干部身上的问题不愿批评、不敢批评、不真批评。四是缺乏纪律观念。部分村干部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或经营上,把管理村务当作兼职,不能坚持正规化办公,不坚持坐班制度,甚至无作息观念,随心所欲,平时主要忙其它,有事叫才去,甚至叫也不去。还有少数村干部作风软、散、拖,对上级部署的任务,不积极,不主动,靠乡镇包村干部的指派和协助才去开展工作。个别镇机关干部无视工作纪律,在上班时间擅离职守,上网聊天、打游戏、炒股票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学习风气不浓,不能学以致用。主要表现为“三不”,一是不愿学。部分农村党员干部认为人在基层,只要把具体事情干好就行了,忽视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把学习当成任务、视作负担,缺乏动力和热情,自学变成不学,集中学变成 “集中聊”。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对学习也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甚至以工作忙为由逃避学习。二是不真学。少数干部学习动机是为了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有的参加教育培训,人在心不在,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一堂课下来,脑子里空空如也,学习流于形式。现在村里都有远教平台、农家书屋,还有网络、电视等,但个别村应付敷衍,在远教集中收看日,设备虽开着,但没有人看;农家书屋图书不少,但常年锁在柜子里,没人阅读。三是不会学。主要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不能学以致用,“空对空”、“两张皮”。有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融汇贯通,就生搬硬套,好政策得不到好的执行。学习先进经验,有的片面强调客观条件,认为先进经验虽然好,但与本地条件不适合,不吸收、不借鉴,工作无动于衷、依然如旧;还有的不顾实际情况,照抄照搬,削足适履,造成先进经验在落实中走样,带来负面影响。 (三)工作作风不实,干群关系异化。一些干部作风漂浮,脱离群众,使干群关系出现了与“鱼水关系”相悖的不良现象。一是萍水关系。个别党员干部浮在上面、沉不到一线,身在基层却不了解基层,很少进普通群众的家门,群众一年到头见不到干部,相互之间感情疏远。有的不会讲群众的话,空话套话一大堆,不会与群众沟通,更不会赢得群众的真情。有的和群众表面上和和气气,心里却隔膜重重,谁也不把谁看成真朋友,进进出出如同萍水相逢。二是蛙水关系。有的党员干部平时习惯于发号施令,整天围着会议转、拿着文件念、对着电话喊,工作不深入、不具体,不亲历亲为和示范带头,一旦需要群众表决或是选举,才像青蛙一样跳入水中,与群众拉关系、套近乎,甚至为达到个人目的,不负责任地乱许愿,最终兑现不了,群众不满意。有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一些村党支部丢掉了“三会一课”等优良传统,一年到头不开党员会,不得不开会的时候,还要给党员“出场费”。目前,不但党群、干群存在蛙水关系,就是在个别基层党组织内部,干部和普通党员之间也出现了蛙水关系的不良倾向。三是油水关系。有的干部“无所事事”,整天昏昏噩噩,什么也不干;有的“无所适从”,素质低、能力差,不知干嘛,嘛也不会干;还有的“无所畏惧”,漠视党纪国法,为政不廉,利用手中权力谋私利、捞油水,没有好处不办事,有了好处乱办事,与群众的服务关系变成了纯粹的利益关系、金钱关系,干部群众如同油和水,你是你、我是我,根本合不到一
『叁』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一)党支部的整体凝聚力、战斗力不强。
一是支部班子作用差。一方面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及时完成上级党委、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尤其是计划生育工作都由驻村干部包办代替;另一方面,党支部对本村的经济发展缺乏长期的整体规划,心中无数。因此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无门路。
二是村级经济基础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干部家庭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村(居)干部待遇偏低,从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不多。农村多数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少数村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不多,造成党员对支部没有凝聚力,支部在群众中没有号召力,群众对支部失去信任感。四是部分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做得不够,抓得不实。党组织缺乏新鲜血液,少数村处于青黄不接的状况。
(二)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偏低,管理滞后,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是少数党员干部素质不高,对学习理论采取实用主义态度,认为身在农村,关键是经验,学不学理论关系不大,不想学习,也不愿学习。个别“班长”自身要求不严,对党的方针政策不能正确理解,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深不透。另外,相当数量的村干部实践能力不强,尤其缺乏农业科技指导和经济管理能力。
二是少数干部作风不实,在工作上追求形式主义,不愿主动深入农户了解群众意愿和想法。有的干部甚至存在“一年干,二年看,三年等着换”的思想,工作上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严重,对农民索取多服务少,伤害群众利益,干群关系紧张。
三是一些基层干部民主意识不强,大权独揽,对项目引进的投资、产业的布局与发展不进行科学分析、民主决策,个人拍脑袋说了算。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不走群众路线,与村民说理通气不够,造成村民对政策的不理解。四是少数干部纪律不严。他们把工作当成累赘,整天不思进取,不谈工作,而是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吃喝玩乐上,败坏党风,损害了党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三)党员结构不合理,思想复杂化,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在农村经常能够听到许多党员抱怨支部生活、学习越来越少,有的甚至一年一次会都开不了,谈何学习教育。究这些变化的原因,一是对党组织的依赖性明显降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实行双层经营体制,赋予了农民极大的生产自主权,人们的就业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村党员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党组织的依赖性明显降低,党员意识有所退化。
二是党员的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日益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相当数量的党员的市场观念、商品观念、利益观念日益增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许多党员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重利益轻理想,实用主义、利己主义至上。社会上客观存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腐化堕落,对农村党员的信念和感情,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伤害。
三是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目前,农村党员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大部分党员文化低、年龄大,有的甚至老弱病残,无力在发展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农村党员义务和权利失衡。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只注重要求党员履行义务,要求他们在计划生育、义务出工等多项工作中带好头,却忽视了尊重党员的权利,对农村党员的心理造成一定消极影响,挫伤了广大党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党员市场经济意识淡薄,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精神。
一是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除少数党员能规模化发展产业外,多数党员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过着“早上看日头,白天拿锄头,晚上靠枕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生活,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经济状态,对市场经济缺乏高度认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发展农村经济根本谈不上规模经营。更有少数党员生活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二是“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自力更生、开拓创业精神。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后劲不足;人均收入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科技型、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奇缺,劳动力素质低下等因素制约着农材经济发展。而少数干部精神状态不佳,不讲政治,不讲正气,在原则问题上奉行好人主义,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工作不求高标准,只求过得去,“等、靠、要”思想严重,“软、懒、散”倾向突出,工作难出成效。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肆』 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作风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你好!
目前,基层复党组织领制导干部主要存在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一些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
二,一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差;
四,一些党员干部精神不振,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
五,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缺乏开拓创新意识;
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不高,执政能力不强;
七,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不扎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八,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为政不廉。
『伍』 谈一谈村干部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矛盾
村干部管好自己的嘴和手。
把自己全部财产公开。
和村民的矛盾马上化解。
『陆』 扶贫驻村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1、全县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
2、从调研中了解到,一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
二、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
1、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多在深山库区一线,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且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愿望迫切,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
2、扶贫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影响了扶贫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如贫困村扶贫资金补助每年只有50万元,只有15%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解决稍大点的工程需要,成效不显著;产业开发补助每户平均1500-2000元,可谓杯水车薪。
3、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
1、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
2、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
四、是制约产业发展要素多。
1、市场、技术、信息等制约要素作用明显,农技人员少,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难以推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项目难实施,扶贫到户产业需求项目零乱,小而散,一些养殖业项目属于短期效应,难以形成支柱产业。
2、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单打独干难以发展一体化产业项目,且收入构成不合理,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缺乏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