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激励措施不够
⑴ 5、 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不够,如何加强基层党员的管理和激励
基层党组复织的制活力不够,如何加强基层党员的管理和激励
http://www.0755wanju.com/view-292663-1.html
⑵ 村干部如何激励方法与日常工作相结合
除了讲求自身奉献,应有的保障和发展必不可少。提高村干部薪资,为这份本就杂、乱却也责任重大的工作提供一份“齐家”的收入
⑶ 落实村干部待遇保障有什么好措施办法
村干部是农村基层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村干版部能权力的高低、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大局,因此着力提升村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他们为群众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作用意义重大。
基层工作难,村干部又处在矛盾的焦点上,他们是最小的“官”,却干着很多能做的事。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综治维稳、国土管理、农业生产、纠纷调解等等,都离不开村干部到处抓落实,村干部工作环境艰苦,他们直面群众,身处矛盾的第一线,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上管国家大事,下管鸡毛蒜皮。
当前,村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是村干部待遇比较低,影响工作积极性,难以留住人才;二是村干部任务重,村里搞建设负债多,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困难;三是村干部后备力量匮乏,很难留住人才充实到到村干部队伍中;四是村干部奖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还有待完善,村干部队伍的活力不够;五是如何切实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真正带动村民致富。
⑷ 乡镇完善基层干部关心激励机制方面有什么意见建议
一、不断强化两个意识,促进考核的持续性。
干部考核能够对干部正确履行职责起指导、激励和鞭策作用,构建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是公正评价干部工作实绩和才能的迫切需求。一要强化责任意识,要通过加强监控考核力度,推行积分制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动态考核激励机制,将年度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并按要求列出各项工作的计划进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楚。二要强化绩效意识,要让干部明白,推行绩效考核,对每一位干部都有细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全乡有一个公平的数字化评价体系,建立起干部考核年度积分台账,并实现考核结果的可持续运用,既体现了效率优先,又实现了管理的公平,同时还降低了单位领导主观臆断评判干部的风险。
二、科学制订考核细则,增强考核的可行性。
制订科学的考核细则,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标准,并与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才能增强考核的可操作性。各乡镇:一要明确岗位职责和具体的考核形式。可将每个岗位的职责同乡镇中心工作与部门本质工作结合起来,同时把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社会事务、合作医疗、基层党建、信访维稳等分解到干部头上,以干部实绩进行积分量化。二要明确具体任务和细化的考核内容。要把年度各项中心工作细化,以积分制进行考核,根据任务完成取得相应积分,超额完成任务的适当加分,不完成任务的按比例扣分,出现上级检查不合格、因个人原因造成工作失误、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等情况的均扣相应积分,把考勤也列入考核内容计算积分,让积分与个人绩效挂钩。三要明确内容级别和规范的考核标准。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细化考核,构建统一规范的干部考核体系,并做到考核所涉及的考核要素在项目、内容上统一完整,做到同层次、同类型、同级别的干部尺度相当、要求统一,而不同层次级别、不同类别职位的干部应有不同的考核要求。
三、定时沟通考核情况,增强考核的互动性。
注重平时考核的沟通力度,可以有效避免考核工作走向虚化,考核功能走向弱化。要成立考评小组,组长由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担任,各项工作实绩由有关部门提供,经考评小组审核并评定个人得分,形成以部门自查、分管领导审查、考评小组核查的考核方式。个人按日将工作纪实,部门按周汇总,分管领导按月审查,考评小组对干部工作状况进行核查,如果一致则确认考核评价。考评小组按分项考核汇总排序,成为月考核依据,对工作难度较大,又成效显著的,给予适当加分。对不按时完成下达任务或同一任务在等、靠、磨中完成的,给予扣分。通过平时考核的沟通和交流,使考核更加客观、公正、透明,既可丰富绩效管理的内涵,还可让职工误会少一些,理解多一些。
四、恰当运用考核结果,彰显考核的激励性
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年终考核、职务晋升、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一要依据考核结果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对全年考核中被评定为“先进”、“优秀”等次的干部,以及在重点工作中实绩突出的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形成以实绩论英雄、定奖惩的激励竞争机制和鼓励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二要依据考核结果加大干部调整力度。把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选拔任用到重要岗位,对工作实绩一般,经考核评定为基本称职、不称职的干部,进行诫免谈话,必要时调整岗位,树立起了凭德才用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三要依据考核结果加大后备干部选任力度。把发现和识别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年度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那些素质较好、潜力较大的年轻干部及时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锻炼。四要依据考核结果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针对考核中发现干部存在的问题,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
五、建立健全监督制度,体现考核的公平性
加强对干部绩效考核的监督,既有利于把握干部绩效的真实性,又有利于增强干部监督的针对性,从而体现考核的公平性。一要加大随机抽查力度,通过下村随即抽查,对镇村干部随机提问,随机调查群众,检查工作日记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对干部的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及时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二要多形式开展监督,把谈心谈话、提醒告诫、民主生活会、群众评议等结合起来,逐步完善定期监督与不定期监督、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三要拓宽监督渠道,要全面公开单位干部职责分工和内部管理制度,公开举报电话、设立意见信箱等方便群众进行监督,健全“便利、安全、高效”的举报机制,切实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增加考核监督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扩大群众参与评价干部实绩的范围。
总之,提高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各方努力。尽快完善对乡镇干部的考核激励机制,对干部进行量化考核是最有效的方法。此方面,各乡镇皆大有可为。
⑸ 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落实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力量根基在基层,重点难点在农村。 “目前,村干部的待遇报酬水平还较低、社会保障力度较小,这些都影响着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基层队伍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陈平建议,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
“村官”不是官,国家对村干部的待遇没有统一的政策规定,特别是离职村干部待遇虽由县、乡、村三级统筹解决,但大部分村级财力严重不足,补助普遍偏低。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随着工作重心下移,村级组织承担的各项事务越来越重”。陈平说,与繁杂的事务相比,在职村干部的报酬相对偏低,不少村干部月报酬不到1000元。尤其是离职村干部普遍年龄都偏大、身体疾患多、待遇补贴少、社会保障差,成为农村新的困难群体。这些都导致在职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村干部岗位缺乏吸引力,给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带来很大难度。
“村干部是基层工作的主体和基石,是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领头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必须建立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造就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村干部队伍。 ”陈平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出台一个相对统一的村干部待遇报酬政策,建立在职村干部报酬合理增长机制。二是确保离职村干部生活补助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完善社保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村干部离职时再根据任职年限和职务实行一次性补贴。四是通过减交叉、减重叠、减层次等措施,推动村干部交叉任职,通过减人压缩人员经费开支,进而使村干部待遇得到相应的提高。
⑹ 如何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1、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切实把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抓。一是要提上议事日程。县镇两级党委要真正像重视经济建设那样重视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像研究经济发展那样研究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常年坚持,抓住不放。二是要强化领导体系。县镇两级党委书记要亲自抓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工作,逐级负责,落实责任,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三是要制定工作规划。县镇两级党委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尽快组织实施。四是要加强具体指导。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深入农村实际,搞好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2、要拓宽村级干部的选拔渠道。抓住今年村级换届的契机,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通过“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方式,着力选拨一批党性强、作风正派、有经济头脑、服务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群众公认、熟悉党务的优秀青年人才选配到党组织书记队伍中。本村(社区)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从机关、住村(社区)工作组中选派或邻村交流,也可从大学生村(居)官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中择优选任。也可根据农村工作实际,进行公开招考农村干部的尝试,探索新形势下选拔农村干部的新渠道。对多年反复整顿仍然软弱涣散的农村党组织,要把乡镇优秀后备干部派下去担任或由包村乡镇干部担任书记,直至整顿稳固、转化到位。同时,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重点培养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特长的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和打工返乡的优秀青年,鼓励和扶持他们在农村创办、领办经济实体,为村级干部储备人才。要以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每年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他们接受各种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为他们提供参加实践锻炼机会,定期进行考核、考察,能够使用的要尽快进入村干部实职岗位培养。要坚持把农村党员发展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纳入镇、村党建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之中,积极实施“双培双带”工程,着力改善农村党员年龄、文化结构。
3、要合理设置村级干部职位。总的原则应该是:减少职数,明确岗位,交叉兼职,提高效率。所谓减少职数,就是要千方百计把村干部的现有职数压缩下来。结合撤镇并村工作的推进,将人口较少的村组,按照人口分布情况和地域大小进行合并, 严格控制村组干部职数,在村级班子中除设置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村文书三个职位外,治保、计生、调解等工作由主职干部交叉兼任。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实行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村干部兼任村民小组长,进一步提高干部工资待遇。
4、强化激励保障,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强化村干部的考核激励机制。按照职位分工,确定每位村干部的岗位职责,明确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推行目标管理。强化考核机制,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乡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力求考核结果客观公正。二是严格奖惩机制,推行“基础报酬+绩效报酬+奖金”的结构报酬制,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突出的村干部,按照考核办法给予奖惩。三是严格落实村干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在保证原有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农民收入增加造成村干部工资额度增加,适当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的投入力度,提高村干部补助标准。四是落实村民小组长的待遇。要从农村工作实际出发,将村民小组长纳入农村公益性岗位,逐步建立起以村、组为主,财政适当补贴的待遇保障机制,调动村民小组长工作的积极性。
5、加强村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和管理。一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推广“治村强村”经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干部的岗位责任制、村级组织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村级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村干部建立考勤、考绩、考察、考评、学习、请假、会议、财务管理、坐班记录、“三会一课”等方面的制度,实现农村基层干部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二是建立培训教育机制。把村干部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计划,通过短信、党建网站等现渠道,向党员及时有效的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采取外出参观、现场示范、致富典型现身说法、观看红色主题电影、实用技术培训等形式,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调动党员了解知识、学习先进的积极性,提高党员运用农业科技成果、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三是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管理监督渠道。坚持民主集中制,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村“两委”班子成员参加的会议,集中研究、民主决策村务中的重大问题。扎实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公开办事的程序,强化群众对村务和村干部的监督。建立村干部向村民述职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全体村民大会,讨论和决定村级事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建立谈心谈话和诫勉制度,及时了解村干部的思想、学习、工作等全面情况,完善村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村级“一把手”重大事项报告档案。
6、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一个是因地制宜,利用闲置资产、集体山林等资源大力发展发展药材、畜牧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一个是在项目、资金上扶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鼓励村级组织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等经济实体,通过搞好服务,增加村级收入,从根本上为村级各项公益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和组织的运转提供有力的保障。
⑺ 强化社区干部正向激励主要还存在哪些问题,原因有哪些
激励理念人本管理意识不够,讲服从多、讲关爱少。有85%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干部激励人本管理意识不强,忽视了干部的合理诉求。有的考核奖励搞大锅饭,多干少干差别不明显,评优评先搞轮流坐庄。社会对干部存在诸多误读,甚至污名化,当理应实施正向激励时,单位领导畏手畏脚,导致干部职业认同降低,影响了工作干劲。
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各自为政多、整体谋划少。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现行干部激励政策还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够。还没有专门出台干部正向激励指导性办法,导致各地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零敲碎打地探索,影响激励的整体性。正向激励有关规定过于笼统,定性多定量少。如各地都推行了干部目标责任制度考核,但考核指标往往不够量化,目标激励效果打折扣。有的制度修订废止不够及时,甚至相互冲突。
激励手段相对单一,大呼隆措施多、针对性办法少。调查显示,有94%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正向激励的手段比较少,普遍存在“一个方子治百病”情况。组织上对不同干部的个性化需求考虑不多,分层分类分岗位激励缺乏,特别是很少结合干部的个性和能力特点,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进行规划,导致激励效果不佳。有的单位领导思想固化,习惯性认为干部正向激励就是职务晋升、提升经济待遇,对诸如关爱帮扶、谈心谈话、人文关怀、教育培训、轮岗锻炼、心理疏导、职业规划等激励手段运用不够,激励不得要领。
激励执行缺乏刚性,口头喊得多、行动落实少。调查显示,89%的受访者认为,激励中最大的问题是制度执行不得力。对上级有关规定要求存在应付心态,甚至把文件挂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不到地上。执行随意性比较强,什么时候搞、什么方式搞,重点激励哪些对象,全凭领导个人说了算。比如,中央大力提倡使用敢于担责的干部,但有的地方干部使用却一味求全责备,对个性鲜明、棱角突出、敢冲敢闯的干部,不敢放手使用或大胆提拔。
完善干部正向激励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关于干部正向激励的顶层设计问题。在调研中89.1%的干部对出台综合性正向激励保障机制十分期盼。为完善干部队伍管理的链条、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建议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研究出台全国性、系统性、专门性的干部正向激励指导性意见,主要包括考核评价、激励手段、结果运用、督促检查等方面内容。在此基础上,各地、各单位结合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情况,分别制定本地、本单位的具体实施办法。
关于干部正向激励的统筹兼顾问题。正向激励牵涉广泛,既涉及干部个体,又关系队伍整体;既涉及当前工作,又关系长远事业,必须科学理顺各种激励维度及其内在关系。坚持“正向为主、负向为辅,正向为先、负向在后”的原则,协调运用正负向两种激励方式,妥善把握尺度和频次,努力使负向激励发挥出正向效应。正确处理短期激励与长效激励的关系,把握干部诉求的阶段性变化,综合运用政治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激励机制,发挥正向激励的长效作用。正向激励既能对大多数对象开展普遍激励,又能对部分优秀对象进行择优激励。
关于干部正向激励的质量效益问题。干部正向激励不在多少,关键在精准有效、公平公正。这就需要研究实施分层分类针对性激励办法,重点在于立足不同领域、层级、年龄、专业、岗位干部的特点,实行干部差异性激励。以效果为导向,把握好激励的时机,用一把尺子量干部,同一标准论奖赏,不搞平衡照顾;坚持按功行赏,让人人都有可能获得激励,实现公正性与差异性的有机统一。根据职务层级来分,如对领导干部,要以政治激励、声誉激励为主,充分给予信任;对一般干部,要职务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激发他们爱岗敬业。
关于干部正向激励的合法合规问题。合法合规开展激励是干部正向激励的基本要求与底线。在激励政策制定上,坚持在符合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各项具体激励制度,杜绝把正常激励当成奖励,把择优搞成普惠,把破格变成越格,以制度规范职务晋升、保障合理福利待遇、提升干部激励正效应。在激励政策执行上,坚持干部选拔任用、职务晋升、津补贴发放都按照程序合法合规进行,不与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相背离,不乱激励。
关于完善干部正向激励的对策建议
大力选拔任用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严格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大力选拔敢抓敢管、实绩突出的干部,以良好用人导向来激励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建立差别化、合理化的考评体系,突出业绩考核中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制约要素分析,不让敢负责勇担当的干部吃亏。坚持和完善竞争性选拔机制,改进破格提拔程序,努力为更多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提供平台。
深化改革职务职级并行制度改革。建立地市以上机关职务职级分类目录,按党务工作、经济管理、社会管理设置职类,按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设置职系,按部门分工设置职位,加强职务分类管理;根据实际工作的责任大小、难易程度和资格条件,分类设置与职务对应的职级层次,改变简单按职务套用职级的做法,形成新的职级体系。参照非领导职务晋升办法,依据任职年限、考核结果、工作实绩落实晋升,适度放宽晋级年限要求。引入破格晋升,对考核连年优秀、实绩特别突出、有立功表现的,按规定提前晋升或越级晋升。将经济待遇与职级局部挂钩,其中基本工资与职级直接挂钩,津补贴与职级间接挂钩;允许干部在晋级后,与相应职务层级的对象同等享受政治生活、教育培训等待遇。
建立干部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组织上根据战略目标的实现,结合干部个人实际,合理规划指导干部职业生涯规划。经常性开展职业发展调查分析,准确掌握个体意愿,结合干部专业背景、个性气质、实绩表现,形成干部职业运行动态信息,作为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根据职业发展要求,按岗位类别、职务职级建立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个体职责和能力要求,配套建立岗位能力测评体系,实行定期评级、分级管理,指导不同层面、不同能级的干部提升履职能力。根据干部职业愿景和履职潜力,结合单位岗位资源和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个体培养档案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建议、能力素质要求和个人努力方向。
完善干部薪酬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工资政策和工资制度,探索实施工资调查制度,健全工资物价补偿制度,以立法形式形成公务员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使公务员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和公务员的职责任务相适应。落实中央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健全边远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和基层干部专项补贴制度,适当提高基层干部待遇,让干部安心扎根基层。采取每年从公务员工资中扣取一定金额、加上财政配套资助办法,建立公务员廉政退休金,退休时如果没有违纪违法行为,一次性给予奖励,用制度保证公务员廉洁干事。
建立干部身心关爱与荣誉激励机制。实行空岗预告制度,岗位空缺时,鼓励干部个人进行意愿申请。在干部考察中,设置个人诉求表达环节,充分听取个人对职位调动的意见,作为干部调配的参考要素。严格执行领导约谈干部制度,做到岗位调整必谈、工作生活遭遇重大挫折必谈、发现问题苗头必谈、干部主动约谈的必谈,保证谈心谈话全覆盖;探索实行干部约谈领导制度,规定普通干部在遇到困难时,可约谈领导,表达个人诉求。把各类荣誉表彰与经济激励、职务激励有机结合起来,使受到不同层面表彰的对象,可享受不同标准的津贴或享受工资待遇。
探索建立允许试错、保护干部机制。健全保护干部各项制度,主动为敢担责能干事的干部公开正名、撑腰打气,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注重从法治上支持保护敢于担当的干部,对改革创新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干部依照中央有关精神来决策、实施,且勤勉尽责不谋私利的,不做负面评价,免除有关责任。制定不同层面干部个人申述办法,当干部认为遇到不公正对待时,可以向纪委、组织部门、上级公务员管理部门或行政复议机构进行申辩,如内容属实,应责令处理机关收回处罚,最大限度保护干部合法权益。当干部被误解、被误读、被误判时,组织上应及时查证、及时澄清、主动发声。
建立干部激励政策刚性执行的督查问责机制。把干部正向激励各项政策执行落地纳入组织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强化刚性执行约束。各级党委明确有关部门对各地、各单位执行落实现有干部正向激励政策合法合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督查,也可委托第三方,开展干部激励政策落实情况调查。强化督查问责,对落实有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奖励,对落实不力的予以追责问责,确保中央和省市的各项干部激励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正向效应。
⑻ 如何提高农村干部待遇,解决后顾之忧
一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要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新要求,科学制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奖惩兑现制度,对业绩突出的不仅要大力宣传表彰,而且在经济上给予重奖,适当拉开档次,坚决破除“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二是政策保障机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当出台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切实改善村干部的经济待遇,逐步提高收入水平。对任职期限长且贡献突出的村干部,要在生活上予以关心爱护,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力所能及的解决其家庭困难。要切实维护村干部的合法权益,对少数围攻、侮辱、殴打村干部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为村干部开展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村干部对要求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的呼声很高。离职村干部面临的既有身份转变,也有经济窘迫。“村官”离岗后,他又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除了种地,啥收入也没有。用村里人话来说,“台上十年功,下台一场空”;“辛辛苦苦几十年,还得回家去种田”;“干的是硬任务,端的是泥饭碗”;“在职没奔头,离职没靠头”。 我们要设法建立村干部养老、医疗保障机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健全约束机制。要始终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原则,根据转变职能和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的总要求,制定村干部履行职责行为、个人经济和生活行为规范,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强化机制内的约束和群众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矫正权利运行轨迹。要加强对离任村干部的管理,经常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定期组织离任村干部学习文件,听取他们对村级工作的意见建议,对生活困难的离任村干部,要给予适当补助。
四是要加大对村级组织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引导和支持村级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省级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项目扶持力度,帮助化解历史债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兑现村干部经济待遇所需要资金,为村干部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