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省考國考 » 六國論常考

六國論常考

發布時間: 2020-12-20 01:50:17

① 六國論中重點背誦的句子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回,答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我啊是高一的、剛學了這篇,考試剛考過、應該就這些吧...

② <六國論> <游褒蟬山記><伶官傳序><項脊軒志><夢游天姆吟留別>經常考的名句默寫有哪些

<<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游褒蟬山記>>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伶官傳序>>
《書》曰:「滿招損,謙得益。」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項脊軒志>>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夢游天姆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外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以及描寫劉蘭芝外貌的一段和劉蘭芝與焦仲卿離別時對話的那二三段需背涌

需全篇背誦
《詩經》三首:衛風·氓;秦風·無衣;邶風·靜女
離騷(屈原)
漢魏晉詩三首:迢迢牽牛星;短歌行(曹操);歸園田居(陶淵明)
山居秋暝(王維)
登高(杜甫)
蜀相(杜甫)
石頭城(劉禹錫)
錦瑟(李商隱)
書憤(陸游)
虞美人(李煜)
雨霖鈴(柳永)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鵲橋仙(秦觀)
聲聲慢(李清照)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揚州慢(姜夔)

③ 關於《六國論》相關考題、

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憑 )
2.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3.舉以予人 ( 把) 全譯:把土地拿來送給別人 省略句:舉以之予人
4.以地事秦 ( 用)
5、苟以天下之大(憑借)
之:
1.較秦之所得(結構助詞,的)
2.秦之所大欲(結構助詞,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孫視之不甚惜 (代詞,土地)
5.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的 )
6.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前一個「之」指奉秦之物,後一個「之」指賂秦各國。都是代詞。)
7.此言得之 (代詞,指代上面的道理)
而:
1.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因果承接)
2.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轉折)
3.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就,承接關系)
4.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並列)
5.二敗而三勝(並列)
然則:既然這樣,那麼。
然後:這樣以後。
兵:
1.非兵不利(名詞,兵器、武器)
2.而秦兵又至矣(名詞,軍隊)
3.斯用兵之效也(名詞,戰爭)
暴:
1.暴霜露(動詞,曝露)
2.暴秦之欲無厭(形容詞,凶暴,殘酷)
事:
1.以地事秦 (動詞,侍奉)
2.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名詞,舊事)
猶:
1.猶抱薪救火(動詞,像,好象)
2.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副詞,仍然,還)
始:
1.始有遠略(名詞,起初)
2.始速禍焉(副詞,才)
向:
1.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副詞,假使,如果)
2.並力西向(動詞,朝著,對著)
亡:
1.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失去土地)
2.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滅亡)
3.追亡逐北,伏屍百萬(逃亡)
二、古今異義
1.其實:
古義:它的實際數量 今義:實際上
2.祖父:
古義:祖輩和父輩 今義:父親的父親
3.至於:
古義:以至於。 今義:表示到達某種程度
4.可以:
古義:可以憑借 今義:表示可能或能夠(表示許可)
5.故事:
古義:舊事,前例 今義:文學體裁的一種
6.智力:
古義:智謀與力量 今義:指人類思考能力與認知水平
7.然後:
古義:這樣以後 今義:用於順承復句的後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開頭,表示某一行動或情況發生後,接著發生或引起另一行動或情況,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應
8.與:
古義:結交 今義:和
9.速:
古義:招致 今義:速度
10.不行:
古義;到```地方去 今義:不可以
11.再:
古義;兩次 今義;第二次
三、成語
如棄草芥:
芥,小草。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樣。形容毫不在意。
抱薪救火:
薪:柴草。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四、特殊句式
一介詞結構後置
1.趙嘗五戰於秦
2.齊人勿附於秦
3.其勢弱於秦
二省略句
1.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
2.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3.至丹以荊卿為計
4.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被動+省略
5.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
三被動句
1.洎牧以讒誅
2.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被動+省略
四判斷句
1.是又在六國下矣
2.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3.斯用兵之效也
4.破滅之道也
五定語後置句
1.苟以天下之大
五、詞類活用
1.義不賂秦
義:堅持正義 名詞作動詞
2.牧連卻之
卻:使……退卻,譯為打退 動詞的使動用法
3.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禮:禮待 名詞為動詞
4.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 名詞為動詞
5.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日:每天 月:每月 名詞作狀語
4.以地事秦
事:侍奉 名詞作動詞
5.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終:堅持到底 形容詞作動詞
6.不能獨完
完:完好,保全 形容詞作動詞
7.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理:按理來說 名詞作狀語
8.始速禍焉
速:招致 形容詞作動詞
9.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形容詞作名詞
六、通假字
1.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通饜:滿足
2.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通倘:如果
3.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通毋:不要
4.暴霜露
通曝:冒著

④ 考試默寫『六國論』的一兩句,那句是最重要最有可能的

六國破滅,非來兵不利,戰不善,弊自在賂秦。
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⑤ 求高中文言文和詩詞常考的重點句段

高中各冊名句匯總
(第一冊)
1.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2.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3.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4.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5.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6.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7.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8.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9.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10.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荀子《勸學》)
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荀子《勸學》)
1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13.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荀子《勸學》)
14.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1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6.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17.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逍遙游》)
18.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賈誼《過秦論》)
19.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20.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過秦論》)
21.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22.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史記·項羽本紀》)
23.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蘭亭集序》)
24.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王羲之《蘭亭集序》)
25.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陶潛《歸去來兮辭》)
26.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潛《歸去來兮辭》)

(第二冊)

27.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縉)
28.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神奇的極光》)
29.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魯迅《無題》)
30.生命誠寶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31.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32.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魏徵《諫太 宗十思疏》)
33.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4.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5.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6.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7.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8.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並用,垂拱而治。(魏徵《諫太宗十思 疏》)
39.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王勃《滕王閣序》)
40.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41.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42.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王勃《滕王閣序》)
43.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王勃《滕王閣序》)
4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45.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46.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47.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48.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
49.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韓愈《師說》)
50.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師說》)
51.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杜牧《阿房宮賦》)
52.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杜牧《阿房宮賦》)
53.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杜牧《阿房宮賦》)
54.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綿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杜牧《阿 房宮賦》)
55.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56.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57.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蘇洵《六國論》)
58.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蘇洵《六國論》)
59.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蘇洵《六國論》)
60.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61.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62.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 褒禪山記》)
63.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64.《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歐陽修《伶官傳序》)
65.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66.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歐陽修《伶官傳序》)
67.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鍾山記》)
68.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軒志》)
69.安能屈豪志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張溥《五人墓碑記》)
70.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張溥《 五人墓碑記》)

(第三冊)

71.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72.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73.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74.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75.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詩經·衛風·氓》)
7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詩經·衛風·氓》)
77.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78.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
79.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孔雀東南飛》)
80.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孔雀東南飛》)
81.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82.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古詩十九首》)
83.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古詩十九首》)
84.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曹植《白馬篇》)
85.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
86.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陶淵明《歸園田居》)
87.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陶淵明《歸園田居》)
88.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
8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90.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操《短歌行》)
9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92.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短歌行》)
9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94.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95.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琵琶行》)
96.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97.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白居易《琵琶行》)
98.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99.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100.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10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102.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登高》)
103.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104.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
105.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106.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石頭城》)
107.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石頭城》)
108.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劉禹錫《錦瑟》)
109.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劉禹錫《錦瑟》)
110.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
111.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
112.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113.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14.矮低斜行閑作草,睛窗細乳戲分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15.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116.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117.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118.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119.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0.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1.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2.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3.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
124.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125.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126.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一剪梅》)
127.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
128.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129.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130.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姜夔《揚州慢》)
131.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姜夔《揚州慢》)
132.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姜夔《揚州慢》)
133.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姜夔《揚州慢》)
134.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姜夔《揚州慢》)
135.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過華清宮》)
136.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李煜《浪淘沙》)
137.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138.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
139.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軾《江城子》)
140.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李清照《聲聲慢》)
141.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142.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
143.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秦觀《踏沙行》)
144.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秦觀《踏沙行》)
145.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魯迅《無題》)
146.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李密《陳情表》)
147.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李密《陳情表》)
148.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李密《陳情表》)
149.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蘇軾《赤壁賦》)
150.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蘇軾《赤壁賦》)
151.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

⑥ 蘇洵的《六國論》主要考點有哪些

1.借古諷今,切中時弊
戰國時代,七雄爭霸。為了獨占天下,各國之間不斷進行戰爭。最後六國被秦國逐個擊破而滅亡了。六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國經過商秧變法的徹底改革,確立了先進的生產關系,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軍事實力超過了六國。同時,秦滅六國,順應了當時歷史發展走向統一的大勢,有其歷史的必然性。本文屬於史論,但並不是進行史學的分析,也不是就歷史談歷史,而是借史立論,以古鑒今,選擇一個角度,抓住一個問題,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確立自己的論點,進行深入論證,以闡明自己對現實政治的主張。因此我們分析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確、全面地評價了歷史事實,而應著眼於其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本文從歷史與現實結合的角度,依據史實,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立論,針砭時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達而深湛的政治見解。文末巧妙地聯系北宋現實,點出全文的主旨,語意深切,發人深省。
2.論點鮮明,論證嚴密
本文為論說文,其結構完美地體現了論證的一般方法和規則,堪稱古代論說文的典範。文章開篇即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點;然後以史實為據,分別就「賂秦」與「未嘗賂秦」兩類國家從正面加以論證;又以假設進一步申說,如果不賂秦則六國不至於滅亡,從反面加以論證;從而得出「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的論斷;最後借古論今,諷諫北宋統治者切勿「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文章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證,既深入又充分,邏輯嚴密,無懈可擊。全文綱目分明,脈胳清晰,結構嚴整。不僅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有緊密的邏輯聯系,而且首尾照應,古今相映。文中運用例證、引證、假設,特別是對比的論證方法。如「賂者」與「不賂者」對比;秦與諸侯雙方土地得失對比,既以秦受賂所得與戰勝所得對比,又以諸侯行賂所亡與戰敗所亡對比;賂秦之頻與「一夕安寢」對比;以六國與北宋對比。通過對比增強了「弊在賂秦」這一論點的鮮明性、深刻性。
3.語言生動,氣勢充沛
在語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論說文用詞准確、言簡意賅的特點之外,還有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在論證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來形象地說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的感情。不僅有「嗚呼」「悲夫」等感情強烈的嗟嘆,就是在夾敘夾議的文字中,也流溢著作者的情感,如對以地事秦的憎惡,對「義不賂秦」的贊賞,對「用武而不終」的惋惜,對為國者「為積威之所劫」痛惜、激憤,都溢於言表,有著強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對偶、對比、比喻、引用、設問等修辭方式的運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歐陽修語),不僅章法嚴謹,而且富於變化,承轉靈活,縱橫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勁,具有雄辯的力量和充沛的氣勢。

對蘇洵《六國論》的評價

蘇詢的《六國論》,不屬於寫的自由瀟灑或錯綜起邊的類型,而是在行文結構方面帶有規范性的作品,體現了議論文論證嚴謹的特點。因為頭緒清楚,變化較少,通過提要鉤玄,逐段逐層梳理歸納,很容易搞清楚文章脈絡和主要思想內容。
在文章結構上便於學習。
但另一方面,蘇洵的《六國論》把六國滅亡的原因歸結於「賂秦」,盡管文章在論證上、語氣上給人勢如破竹的感覺,但今天看來顯然失之偏頗。因為從本質上講,六國滅亡是由於不思改革進取,不採取富國強兵之策,從而陷入落後挨打的境地,被歷史所淘汰。當然也有戰略、策略(包括「賂秦」)等方面的種種具體原 因。單從某種視角看到了某些事實,便以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這是人類很容易陷入的誤區。(節選自《應用寫作》2006年第5期《事實論證——雄辯與僭越》)
作者簡介

蘇洵(公元1009-1066) 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據說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帶領蘇軾、蘇轍到汴京,謁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贊賞他的《權書》、《衡論》、《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推託有病,不肯應詔。嘉祐五年,任為秘書省校書郎。後與陳州項城(今屬河南)縣令姚辟同修禮書《太常因革禮》。書成不久,即去世,追贈光祿寺丞。
蘇洵是有政治抱負的人。他說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當世之要",是為了"施之於今"。在《衡論》和《上皇帝書》等重要議論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張。他認為,要治理好國家,必須"審勢"、"定所尚"。他主張"尚威",加強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氣,激發天下人的進取心,使宋王朝振興。由於蘇洵比較了解社會實際,又善於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以古為鑒,因此,他的政論文中盡管不免有迂闊偏頗之論,但不少觀點還是切中時弊的。
曾鞏說蘇洵"頗喜言兵"。蘇洵的《權書》10篇、《幾策》中的《審敵》篇、《衡論》中的《御將》和《兵制》篇,還有《上韓樞密書》、《制敵》和《上皇帝書》,都論述了軍事問題。在著名的《六國論》中,他認為六國破滅,弊在賄秦。實際上是借古諷今,指責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審敵》更進一步揭露這種賄敵政策的實質是殘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復武舉、信用才將等主張。《權書》系統地研究戰略戰術問題。在《項籍》中,他指出項籍不能乘勝直搗咸陽的戰略錯誤。他還強調避實擊虛、以強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決戰、突擊取勝等戰略戰術原則。
蘇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優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強暴,藐視敵人,寫得有氣勢。《張益州畫像記》記敘張方賓士理益州的事跡,塑造了一個寬政愛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記》借物抒懷,贊美一種巍然自立、剛直不阿的精神。
蘇洵的散文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歐陽修稱贊他"博辯宏偉","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誌銘》);曾鞏也評論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煩能不亂,肆能不流"(《蘇明允哀詞》),這些說法都是比較中肯的。藝術風格以雄奇為主,而又富於變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變、紆徐宛轉見長。蘇洵在《上田樞密書》中也自評其文兼得"詩人之優柔,騷人之清深,孟、韓之溫淳,遷、固之雄剛,孫、吳之簡切"。他的文章語言古樸簡勁、凝煉雋永;但有時又能鋪陳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動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說》,以風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寫,即是一例。
蘇洵論文,見解亦多精闢。他反對浮艷怪澀的時文,提倡學習古文;強調文章要"得乎吾心",寫"胸中之言";主張文章應"有為而作","言必中當世之過"。他還探討了不同文體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寫法。他特別善於從比較中品評各家散文的風格和藝術特色,例如《上歐陽內翰第一書》對孟子、韓愈和歐陽修文章的評論就很精當。
蘇洵作詩不多,擅寫五古,質朴蒼勁。宋人葉夢得評其詩"精深有味,語不徒發,正類其文"(《石林詩話》)。其《歐陽永叔白兔》、《憶山送人》、《顏書》、《答二任》、《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為佳作,但總的成就遠遜於散文。
蘇洵著作,宋代以多種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類編增廣老蘇先生大全文集》殘卷。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影宋鈔本、《嘉佑集》15卷。(郭預衡)

⑦ 關於《六國論》相關考題、

同步達綱練習】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洎(jí)牧以讒誅 不得下咽(yàn) 奉之彌(mí)繁 B.弊在賂(lù)秦 棄之如草芥(jiè) 率(lǜ)賂秦耶 C.暴(bào)霜露 革滅殆(dài)盡之際 小則獲邑(yì) D.勝負之數(shǔ) 思厥(jué)先祖父 與(yù)嬴而不助五國也 2.下面每項中有兩個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點字,意義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①暴秦之欲無厭 學而不厭 ②不愛珍器重寶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③始速禍焉 不速之客 ④革滅殆盡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⑤或曰:六國互喪 或未易量 ⑥卻匈奴七百餘里 李牧連卻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3.選出加點字「而」不表轉折的一項。( ) A.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B.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C.故不戰而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4.選出沒有活用現象的句子。( ) A.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義不賂秦 C.故不戰強弱勝負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5.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含有與現代漢語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 ①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後得一夕安寢 ④可謂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將猶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⑧勝負之數,存亡之理 ⑨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6.下列句中「為」字,說得正確的一項是( ) ①而為秦人積威所劫 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③邯鄲為郡 ④聖人之所以為聖 A.①與②③④讀音不同,②③④意義一樣 B.①②與③④讀音不同,意義也不同 C.①與②③④讀音不同,②③④意義互不相同。 D.①②與③④讀音不同,②③④意義不一樣。 【創新能力訓練】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題。戎夷違齊如魯。天大寒,而後門(在城門關閉以後才趕到)。與弟子一人宿於郭外。愈寒甚,謂其弟子曰:「子與我衣,我活也;我與子衣;子活也。我國士也,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愛也。子與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惡(怎麼)能與國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濟夫!」解衣與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謂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則未之識;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1.解釋加點詞語: ①子與我衣 與: ②子,不肖人也,不足愛也 愛: ③謂戎夷其能必定一世 必定: ④若夫欲利人之心 利: 2.與「未之識」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石之鏗然有聲者 C.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D.多於市人之言語 3.下列對「道其不濟夫」的譯文,最符合原來意思的一項是( ) A.我說的道理不是行不通呀 B.我的學說難道不會成功嗎 C.我的主張大概不會實現了 D.我說的道理也許不濟事吧 4.本文表現了戎夷的什麼精神? 【學科滲透訓練】 我國古代有一位作家這樣評論秦的滅亡:「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這句話出自( ),該作者是 朝的 ,請選擇( ) A.《史記》 西漢 司馬遷 B.《過秦論》 西漢 賈誼 C.《後漢書》 西漢 班超 D.《阿房宮賦》 唐 杜牧 2.從經濟學角度看,秦滅亡的原因是( ) A.秦統治殘暴 B.農民起義結果 C.秦苛捐雜稅沉重 D.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規律 3.從哲學角度看,秦滅亡體現的哲理是( ) A.先有內因,後有外因 B.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C.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 D.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 【課本難題解答】 三、1.治理國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啊! 者,代詞,用在形容詞、動詞、動賓短語和主謂短語之後,組成「者」字結構,指代人、事、物。可譯為「……的人」「……的事」「……的東西」等。 2.誰給大王您這個計策的呢? 者,助詞,用在句末,表示疑問。可譯為「呢」,也可不譯。 3.現在項公拔劍起舞,他的用意常在沛公身上。者,助詞,用在時間的名詞之後,表示停頓。 4.亞父,就是范增。者,助詞,用在名詞之後,表示提頓,並且判斷作用。 5.或許不同於這兩種心情,為什麼呢? 者,代詞,用在數詞之後,指代上文所說的幾種人和幾件事。在這里是指代「感極而悲者」和「其喜洋洋者」這兩種情況。 參考答案 【同步達綱練習】 1.A 2.C 3.B 4.C 5.C 6.C 【創新能力訓練】 1.①與:給,給予;②愛:吝惜、珍惜;③必定:必然(一定)安定(治理好);④利:有利於。 2.A 3.C 4.表現了戎夷心憂天下(心繫天下,心懷天下)、舍己為人(利於他人、利於弟子)的精神。 【學科滲透訓練】 1.D 2.D 3.C 練習一、字詞
1.注釋下列多義詞
2.選出「殆」字意義相同的兩項( )
A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B凡永嘉山水,游歷殆遍
C進退不由,殆例送死
D酈元之所見,殆與予同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並寫出通哪個字
①暴秦之欲無厭
②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
③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
④辭決而行
⑤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剄
⑥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⑦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⑧同捨生皆被綺綉
⑨獨不憐公子姊邪
⑩可得聞與
4.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稱代詞的一項是( )
①思厥先祖父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③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④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⑤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⑥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二、語言運用
1.補出下列各句中省略的內容
①(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②較秦( )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
③公為我呼( )入,吾得兄事之
④豎子不足與( )謀
⑤庄暴見孟子,( )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 )曰:「好樂何如?」
2.對下列各句從句式特點上分類正確的是( )
①句讀之不知
②唯弈秋之為聽
③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④皆不可限以時月
⑤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⑥其勢弱於秦
⑦唯利是圖
⑧吞舟是漏
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C①②⑦⑧/③⑤/④⑥
D①②⑦⑧/③④⑤⑥
3.選出下面兩句譯文正確的項
①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
A為了國家,不要讓自己被別人積蓄的威力所挾制啊!
B治理國家,千萬不要讓自己被別人積蓄的淫威所脅迫啊!
C治理國家的人,(千萬)不要使自己為別人的一貫暴力所挾制啊!
D治理國家的人,(千萬)不要被別人的淫威所威脅啊!
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A秦國人想吞掉六國也吞不下去
B秦國人吞食六國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國人吃飯也不能咽下去
D秦國人連吃飯都不能咽下咽喉去
三、閱讀思考
閱讀蘇轍《六國論》中的一段,回答後面的問題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諸侯,以①五倍之①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②攻山西千里之秦,而①不免於滅亡。常為之②深思熟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②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
1.根據標號解釋文言虛詞的用法
以① 以② 而①
而② 之① 之②
2.對加黑詞語解說不正確的項是( )
A「怪」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B「西向」意即「向西」,指抗秦。
C「千里」作「秦」的定語,意指秦國幅員遼闊,實力雄厚。
D「世家」指司馬遷的《史記》中諸侯的傳記。
3.選出「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一句譯文正確的項( )
A認為一定可以有自我安定的辦法。
B認為一定會有能夠用來保全自己的辦法。
C認為一定有可以使自己安全的辦法。
D認為一定有辦法使自己的國家保全下來。
4.蘇轍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
5.蘇洵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
四、「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個論斷是以怎樣的方式提出的?從哪幾句話可以看出作者寫此文的本意?
五、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賂秦之害闡述清楚,為什麼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結?
六、把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填在括弧里,注意一詞多義現象。
七、說說下邊加黑詞語的意義,它們和現代漢語常用的意義有什麼不同。
1.而從六國破滅之故事
2.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3.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4.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八、理解文意,在正確的判斷上劃「√」。
1.揭示賂秦實質的最重要語句是:
(1)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2)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哉。
(3)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2.「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
(1)秦國想吞並六國也吞並不了。
(2)秦人最擔心六國團結起來對付秦。
(3)六國的勢力也不弱。
九、下邊的短文選自蘇轍的同名論著《六國論》,在見解與風格上,與其父互有同異,讀後請作回答。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於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如此,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於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1.兩篇《六國論》都論及了六國破滅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觀點不盡相同,表現在哪裡?
2.比較兩篇文章,哪一篇見解更為精到?
3.給下邊加黑詞選擇正確解釋,用「√」表示。
(1)若此可以應夫無窮。(你這樣、象這樣、如果這樣)
(2)以二國委秦。(舍棄、委託、對付)
(3)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同「倘」、抵擋、面臨)
(4)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獻出生命、家庭成份或個人來歷、挺身而出)
參考答案
基礎知識及其運用
一、1.①堅持到底;最終;整,從始至終;始終;死
②疏遠;距離遠;長久,深運;遠離;遠方的人
③愛惜,珍惜;吝惜;吝惜,捨不得;愛護
④招致;邀請;速度快
2.BC(都是「幾乎,近於」的意思)
3.①「厭」通「饜」②「蚤」通「早」③「見」通「現」④「決」通「訣」⑤「鄉」通「向」⑥「弊」通「敝」⑦「支」通「肢」⑧「被」通「披」⑨「邪」通「耶」⑩「與」通「歟」
4.C
二、1.①齊②接受各國賄賂③之(張良)④之(項羽)⑤暴,暴
2.C 3.①C②D
三閱讀思考
1.憑借;來;卻;而且;的;他們(代諸侯各國)
2.C 3.B
4.諸侯及士人不明大勢,見識短淺,策略失誤。
5.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四、第一問:文章開宗明義,起筆即提出了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點,在闡述這一論點過程中,先用雙重否定摒除了戰爭中強調客觀因素(兵不利,戰不善)的淺陋之見,既而又自為設問,針對「六國互喪,率賂秦耶」的錯誤論調進行了有力的駁解:「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從而使這一論斷更加鮮明突出。
第二問:「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和「苟以天下之大……在六國下矣。」
五、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論述賂秦之害的基礎上,巧妙引用戰國時蘇代(蘇秦之弟)勸阻魏王時的一段話,比喻精當,一語擊中了秦欲難填的要害,形象地說明了賂秦必致滅亡的道理,從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論點,在結構上也有收束之意。
六、1.起初;才。2.幾乎,差不多;危險。3.事奉(用作動詞);事例。4.結交;同,和。
七、1.故事,舊事、前例;在現代漢語中則指文學作品中有敘事性的情節。2.其實,那實際情況,是名詞性的片語;在現代漢語中用作副詞,有「實在」的意思。3.至於,終於達到某種程度(到了……的結局);現在則作連詞用。4.可以,可以憑借,以字單獨用作介詞;在現代漢語中可以連用,有「能夠」的意思。
八、1.(3) 2.(2)
九、1.蘇洵認為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在於賂秦;蘇轍則認為山東六國沒有遠略,「背盟敗約」,互相殘殺,從而導致了最後的滅亡。
2·蘇洵文章在於借議論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是放棄斗爭,屈從暴秦這一事實,以表達他關懷時務彈劾當局的高尚情懷;而蘇轍則立足六國「不知天下之勢」這一點,從戰略進行理路詳明的辯論,意見扼要而中肯。這種明辨六國是非曲直的見解,顯然有超越前人之處。
3.(1)如果這樣。(2)對付。(3)面臨。(4)挺身而出。

⑧ 高考文言文游記類常考詞彙有哪些

通過統計巴蜀書社的《古代游記精華》,總結如下:
一、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②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①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②結構助詞,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③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④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⑤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二、而
1、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①表示並列,相當於「和」「與」;愛了而樂衷,皆喪心也。
②表示順承,相當於「就」「才」;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③表示轉折,相當於「卻」「但是」;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④表示因果,相當於「因為...所以...」。
⑤表示修飾(方式、狀態)
⑥表示假設,相當於「如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⑦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君子博學二而日參省乎己
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3、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4、【而後】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5、【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6、【既而】不久,一會兒。
三、其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①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②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
③活用為第一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
④指示代詞,表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⑤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2、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
3、用作連詞。做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表選擇,可譯為「還是」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爾,豈他人之過哉?(《送東陽馬生序》)
4、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四、以
1.介詞,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
①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石鍾山記》)
2.介詞,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①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③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屈原列傳》)
3.介詞,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
①操當以肅還付鄉黨。(《赤壁之戰》)
4.介詞,表示時間、處所。譯為:於,在,從。
①以八月十三斬於市。
②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③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5.介詞,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於。
①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卒以吾郡這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五人墓碑記》)
③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6.介詞,表示依據。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①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
②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
說明:「以」字的賓語有時可以前置,有時可以省略。
①以一當十(成語)
②夜以繼日(成語)
③秋以為期(《詩經•氓》)
7.連詞。表示並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②忽魂悸以魄動。(《夢游天姥吟留別》)
8.承接連詞。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省去。
①余與四人擁火以入。(《石鍾山記》)
②樊噲側其盾以撞。(《鴻門宴》)
③各各竦立以聽。(《促織》)
9.目的連詞,後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
①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當求數頃之田,於伊、潁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與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六國論》)
10.連詞。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
①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
③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11.連詞。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12.語氣助詞,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例:
①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出師表》)
②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方位)(《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圍)
13.語氣助詞,起調整音節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14.動詞,譯為:以為,認為。
①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觸龍說趙太後》)
②皆以美於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15.動詞,譯為: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16.名詞。譯為:緣由,原因。
①古人秉燭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五、於
「於」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系。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於」「給」「由於」等。
例如: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在……中)
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向)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對、對於)
2、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例如: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和狀態,可不譯。
3、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
例如: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4、復音虛詞「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現代漢語也這樣用。
②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後,「於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可根據「於」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在這」「從這」等。
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在這職業上」《捕蛇者說》)
六、乃
(一)用作副詞。1.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①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②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③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2.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桃花源記》)3.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①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②贏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二)用作代詞。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這樣」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3.還可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於」「如果」等。【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①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勾踐滅吳》)②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乃爾】譯為「這樣」。①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七、焉
1.語氣助詞。
(一)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語氣助詞。
作詞尾,相當於「然」「......的樣子」。
於是余有嘆焉。(《游褒禪山記》)
(二)有時用於反詰語氣,可譯為"呢"。
萬鍾於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三)"焉"在句中,作形容詞、副詞詞尾,表示語氣上的停頓無義 。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鍾山記》)
2.代詞。相當於"之"。如:
使皇武子辭焉。(《餚之戰》)
3.疑問代詞。譯為"什麼"、"哪裡"等。如: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者。(《墨子》)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兼詞。相當於"於是"、"於之"於此」 等。如:
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餚之戰》)
微波入焉。(《石鍾山記》)
八、則
1.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系。
①表示承接關系。一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系。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
例如: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②表示假設關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於「假使」「如果」;有的用於後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於「那麼」「就」。例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③表示並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是並列關系(不是表示兩個詞之間)。可譯為「就」,或不譯。
例如: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④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意思有轉折時,「則」字用在後一分句,可譯為「可是」「卻」;表示姑且承認一件事,預備下句轉入正意時,「則」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雖然」「倒是」。
例如: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2、用作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
例如: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九、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1.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②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3.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①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二)用作疑問副詞。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三)作語助詞,相當於「啊」。①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四)何:通「呵」,喝問。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麼樣」「怎麼辦」「為什麼」。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②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③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何乃】譯為「怎能」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
十、且
1.用作連詞。 且表示遞進關系。
例如: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赤壁之戰》)
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表示並列關系。
河水清且漣猗……(《伐檀》)
有時相當於「尚且」,先讓步,後推進一層。
例如: 古之聖人,……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2.用作副詞。 相當於「將」「將要」,「暫且」「姑且」。 例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驢》)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十一、若
1、動詞,像,好像。例如: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促織》)
2、用作代詞。①表示第二人稱,相當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例如:若入前為壽 ,壽畢 ,請以劍舞(《鴻門宴》)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若屬:你們這些)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你的)②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例如: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3、用作連詞。①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如」等。例如: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赤壁之戰》)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赤壁之戰》)②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例如: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③至,至於。例如: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齊桓晉文之事》)【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
【若定】心中有數,從容不迫。①指揮若定。(《赤壁之戰》)
十二、所
1.用作助詞。 經常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
例如: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所」和動詞結合,後面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
例如: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後序》)
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信陵君竊符救趙》)
2.在有些句子中,「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例如: 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錄〉後序》)
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3.復音虛詞「所以」。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表示原因。例如: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一種表示手段和目的。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十三、為
「為」在文言中經常用作動詞和介詞,也可以用作助詞。用作動詞,意思是「做」。還可作判斷詞「是」用。這些都屬於實詞范圍。下文介紹作虛詞用的幾種用法。
1.用作介詞。除表被動外,一般讀去聲。
①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向」「對」等。
例如: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②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可譯為「替」「給」等。
例如: 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
公為我獻之。(《鴻門宴》) ③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例如: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④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著」、「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序》)
⑤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例如: 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牛》)
⑥表示被動關系。讀陽平聲,可譯為「被」。「為」所引進的是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有時亦可不出現主動者;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
例如: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赤壁之戰》)
2.用作助詞。讀陽平聲,放在疑問句之末,表示詰問,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可譯為"呢"?
例如: 如今人方為刀俎……何辭為?(《鴻門宴》)
十四、因
用作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依據、方式,可分別譯為「因為」「由於」,「趁著」「憑借」,「經過」「通過」。
例如: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後漢書·張衡傳》)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用作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於是」「便」。
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
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練習:
1、因坐法華西亭
十五、與
作虛詞用。
解釋為:和、跟、同。例如: 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後寫作「歟」。2、 作實詞用,可解釋為「給予、給」,「結交、交好」。
十六、矣
語氣助詞
1.用於陳述句尾。或助肯定語氣,有的可譯為"了",有的可不譯;或助已然語氣,說明事情已實現,可譯為"了";或助將然語氣,說明事情將要實現,可譯為"了"。
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赤壁之戰》)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傳序》)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項脊軒志》)
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赤壁之戰》)
2.用於感嘆句。助感慨、諷刺、贊頌語氣,可譯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嗚呼,烈矣!(《譚嗣同》)
3.用於祈使句,助請求、勸勉、禁止語氣,可譯為"吧"。
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毛遂自薦》)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信陵君竊符救趙》)
4.用於疑問句末,助疑問語氣。
年幾何矣?(《觸龍說趙太後》)
十七·者
(1)指人、物、事、地點等,相當於「......的」或「......的人(東西、事情、地方)。」
例: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者:指人)
若所市於人者,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
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者:指事。)
(2)與「若」之類字組成某種片語,或單用,表示比擬,相當於「......的樣子」、「......似的」。
例: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言之,貌若甚戚者。
(3)放在主語之後,表示提頓或判斷。
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陳勝者,陽城人也。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4)放在主語之後,引出原因。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5)放在疑問句末,表示疑問。
例:
何者?上下之分也。
(6)放在假設復句中,表示假設,相當於「如果......」、「......的話」。
例:
入則無法家弗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7)放在「有」字的賓語之後,表示提頓。
例: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有郭四者,凡四殺人。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8)放在數詞之後(翻譯時,要根據所列事物,在數詞詞後加上相應的量詞和名詞)。
例:
或異於二者之為,何哉?(二者:兩種心情。)
此數者用兵之患也。(此數者:這幾點。)
(9)放在後置的定語這後,相當於「的」。
例:
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定語是「可使報秦者」,中心詞是「人」。
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
(10)放在時間詞之後,表示停頓,起調整音節作用。
例:
近者奉辭伐罪。
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
遠者數世,近者及身。
(11)放在陳述句末,表示陳述結束。
例:
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十八、乎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①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②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鴻門宴》)
②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說》)
③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
3.表測度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
①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②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③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後》)
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⑤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4.用於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離騷》)
③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赤壁賦》)
④長鋏歸來乎!出無車(《馮諼客孟嘗君》)
5.用在句中的停頓處。
①於是乎書。
(二)用作介詞,相當於"於",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岳陽樓記》)(乎:於)
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捕蛇者說》)(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前一個"乎":在;後一個"乎":比。)
④吾嘗疑乎是。(乎:對。)
⑤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論語》)(乎:對。)
⑥亦無怪乎其私之也。(乎:對於)
⑦蓋進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長乎爾。(爾:比。)
(三)可作詞尾,譯為"……的樣子""……地"。
①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⑨ 六國論容易考到的翻譯

1.《六國論》原文: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2.《六國論》翻譯:六國的滅亡,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於用土地來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問:「六國一個接一個的滅亡,難道全部是因為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獨自保全。所以說:弊病在於賄賂秦國。」
秦國除了用戰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大的就獲得城池。比較秦國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勝別國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實際多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敗所喪失的土地相比,實際也要多百倍。那麼秦國最想要的,與六國諸侯最擔心的,本來就不在於戰爭。想到他們的祖輩和父輩,冒著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都拿來送給別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樣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覺。明天起床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麼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慾望永遠不會滿足,(諸侯)送給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著戰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決定了。到了覆滅的地步,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這話說的很正確。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可是)最終也隨著五國滅亡了,為什麼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倖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後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後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與秦國交戰五次,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後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可以說是智謀窮竭,國勢孤立危急,戰敗了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惜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麼勝敗的命運,存亡的理數,倘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衡量(出高低來)呢。
唉!(如果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麼,我恐怕秦國人飯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於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啊!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卻還有可以不賄賂秦國而戰勝它的優勢。如果憑借偌大國家,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比不上六國了。

熱點內容
國企辦公室科員工作總結 發布:2021-03-16 21:54:56 瀏覽:462
關於當前村幹部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發布:2021-03-16 21:54:54 瀏覽:622
企事業單位治安保衛條例 發布:2021-03-16 21:54:46 瀏覽:263
孝感網紅村官 發布:2021-03-16 21:54:30 瀏覽:663
內蒙省考面試幾道題 發布:2021-03-16 21:52:51 瀏覽:828
馬鞍山公務員十級工資是多少 發布:2021-03-16 21:52:35 瀏覽:712
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定義 發布:2021-03-16 21:52:32 瀏覽:108
廣東省公務員考試報名錄用管理系統 發布:2021-03-16 21:52:31 瀏覽:826
2013青海教師招聘考試真題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515
浙江湖州公務員培訓中心 發布:2021-03-16 21:51:02 瀏覽: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