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學生到農村當村官
A. 大學生畢業後去農村當村官怎麼樣
大學生畢業以後到農村當村官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可以到最基層去鍛煉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積累工作經驗,國家也是非常提倡的,任期結束可以考取公務員和事業編制還有一定的優惠政策。
B.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選擇去農村當村支書,現在依然很多大學生這樣選擇嗎
現在的大學畢業的學生很少願意回村裡當村支書了。農村的人很多都已經搬到城裡去了,及時村子裡有很多戶,但是大部分年輕有力氣的都選擇出門打工養家,村子裡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村支書在村裡的作用越來越小了,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做這個了。
之前信息不發達的時代,村支書在村裡的地位還是非常顯著的,上面一有什麼消息,村支書就會通過大喇叭吆喝村民前來開會,進行政策的宣貫,那時候家家都買不起電視機,只能通過這種方式得知外面的消息。
現在的村裡的人口越來越少,很多畢業的大學生不願意回來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村子裡都是看著自己長大的,回到村裡當了村支書,難免會有人使絆子,說自己年輕不懂事,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冒這個險。
C. 大學生回到農村當村官,你對此有何看法
年輕人不適合做村官,奉獻精神不夠,政治資源也不夠,經濟社會還是要從工商業領域發展,功成名就了再回鄉做領路人比較靠譜。
D. 如今的大學生當村官 與 以前的知青下鄉有何區別
這就看你要從那個方面看待了。從個人角度來看,村官是大學畢業生響應國家號召,內到農村參加工作,提高自身工容作能力。當然也可以暫時解決就業,增強以後就業的籌碼。也不排除以此為跳板,將來走仕途。畢竟還是「學而優則仕」的老路。當年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活動,針對知識分子(主要是高中畢業生,也有部分初中畢業生)參加農村勞動。對於個人發展,當時根本就沒有規劃。與現在的大學生村官有著本質的差別。從國家政策方面看,大學生村官政策國家有著日漸完善的連續性。這從北京,江蘇等地的情況可以看出。盡管網上炒作第一批大學生村官的安置有不妥,尤其是北京。這個原因很大方面是當地經濟現狀的制約。首先目前市場經濟現狀中的集體經濟體達不到全部消化到期大學生。還有就是大學生要求過高。大家都想留在大城市,要完全按照要求顯然是不現實的。我個人認為面對大學生村官我們也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不僅看現行的政策,還有更注重其延續的政策。對於自身也要加強學習,樹立跟潮流的思想。一定要自己人生的規劃,要有思想,有正確的判斷。這樣大學生村官就不會白當,無論今後選擇哪條路,這份特殊的經歷一定會發揮積極作用!
E. 大學生為什麼要到農村去鍛煉有人說要先當「村民」再做「村官」,為什麼
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是當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現實需要,是從農村基層一線培養黨政領導幹部的重要舉措。2008年,通過全椒縣首批選聘8名大學生分赴全縣8個村任職,在半年時間里,他們完成了由「學生」到「農民」的轉變,和對農村工作從不知到積極參與的轉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專業特長,為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我認為大學生要做好農村工作,有以下的看法: 一是要端正思想,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從城市到農村巨大的反差,需要大學生村官們端正自己的思想,堅定帶領群眾致富信念和報負,在農村努力施展自己的才能,扎扎實實地干一番事業。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既深入學習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又重視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胸懷大局,服從領導,自覺維護班子團結;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牢固樹立群眾觀點;艱苦樸素,廉潔自律,始終以一腔熱情從事農村工作。 二是要擺正位置,先當「村民」後當「村官」。李源潮部長給大學生村官回信中希望:先當「村民」後當「村官」。大學生進入村兩委工作,不要有「官」的思想,要有「仆」的意識。要低姿態進入工作,與村民融洽相處,要把自己作為農民的一分子,虛心向農民學習,與農民交朋友,先當「村民」後當「村官」。 三是要理清工作思路,找准自己發揮作用的切入點。農村情況很復雜,千頭萬緒,千變萬化,要認真學習黨的農村政策,盡快熟悉農村情況,結合自己的知識結構專業特長,從最受農民歡迎的具體事情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找准發揮作用的切入點。利用自己的知識、視角,為村主要幹部出謀劃策,做好「參謀員」;藉助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平台,給群眾做好涉農信息發布以及生產技術支持,做好「播放員」;憑借自己文字功底和掌握的農村生活的第一手資料,寫作調研文章,做好「調研員」。最後 相信 展望 努力後新農村大有作為
F. 本科畢業大學生到農村當村官,是不是太沒有上進心了
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
想當大官就必須
從最底層做起
怎麼能說大學生到農村
當村官沒有上進心呢
不知道你是什麼邏輯
想做好共產黨的官
就必須從最底層
一步一步向高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