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村幹部 » 職級並行述職報告

職級並行述職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3-09 13:13:42

❶ 如何提高黨建述職考評的科學性

一、嚴格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
1. 落實從嚴治黨責任。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的觀念,把基層黨建工作作為主業,與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考核。落實基層黨建工作主體責任,每年年初,各級黨委(黨組)特別是縣鄉黨委要與下級黨組織簽訂年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狀,帶動形成健全各級領導班子職責明確、任務具體、逐級負責、密切協作的責任體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實行項目化管理,將基層黨建工作細化成具體項目,落實到成員單位、分解到責任領導,做到齊抓共管。強化對基層黨建工作的考核,把抓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效作為考核各級各部門黨組織負責人特別是黨組織書記的首要指標,對其他黨員領導幹部的考核也要加大這方面的權重。
2.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健全基層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各級黨委(黨組)每年至少兩次專題研究基層黨建工作,至少安排一次基層黨建工作督查,發現解決基層黨建工作中帶有全局性的問題。完善基層黨建工作例會制度,各級黨委(黨組)和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每季度至少組織召開一次工作例會,聽取黨建工作匯報,研究解決重要問題,督促完成各項任務。建立定期匯報制度,各級黨委(黨組)每半年至少一次向上級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和黨委組織部門匯報基層黨建工作。建立健全領導幹部聯系點制度,各級黨委(黨組)領導班子成員要堅持到聯系點調查研究、指導工作,給基層黨員幹部上黨課、作形勢報告,幫助聯系點理清工作思路,解決實際問題,總結推廣經驗,把聯系點建成示範點。
3. 注重結果轉化運用。將述職評議考核結果和基層黨建工作考評結果作為黨組織書記評先評優、職務晉升的重要依據,運用到幹部管理監督、選拔任用的全過程,結合目標管理工作,促使基層幹部干凈幹事。建立各級黨組織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問責通報制度,對工作扎實、成效突出的要予以表揚激勵;對思想不重視、工作不得力的予以通報批評、誡勉談話,並責令限期整改;對不認真履行職責、基層黨建工作問題突出、評議測評較差、造成不良影響和嚴重後果的,要對黨組織書記和相關責任人進行組織處理。
二、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
4. 加大培養選拔力度。按照實施「百千萬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培養」工程的要求,培養選拔一批致富能力強、服務意識強的基層黨組織書記。落實《關於加強鄉鎮黨委書記隊伍建設的意見》,加大鄉鎮、街道與機關、事業單位之間的領導幹部交流力度;實行鄉鎮、街道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落實《村級幹部管理意見》,著力把思想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的「一好雙強」優秀黨員選拔為村級黨組織書記,實現「能人」治村。繼續做好從優秀村、社區主幹中考錄鄉鎮、街道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工作,拓寬基層幹部發展空間。
5. 建好後備幹部隊伍。建立基層一線幹部培養選拔鏈,鼓勵機關年輕幹部到基層到一線鍛煉、任職,形成「幹部下一線、一線出幹部」的良好格局。加強村、社區、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基層組織後備人才隊伍建設,建立「雙培養」制度,重點在致富帶頭人、實用技術人才和外出務工返鄉、企業經營管理等人員中培養基層幹部,把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和協調能力的幹部及時培養成為基層組織帶頭人,解決基層組織後繼乏人的問題。
6. 加強幹部管理監督。切實加強對基層帶頭人隊伍的監督管理,嚴格考核獎懲,健全民主評議、述職述廉等制度,探索和完善離任審計制度,引導和促使他們扎實幹事,依法履職,樹好形象。解決鄉鎮、街道幹部「走讀」現象,使其安心在基層工作。切實解決對村級工作評價的主觀性、村級幹部選用的隨意性等問題,對屆中調整村、社區主幹的需經鄉鎮、街道黨委(工委)集體研究,報縣區組織、民政部門審批。
三、注重提高黨員隊伍整體質量
7. 嚴格黨內組織生活。認真落實「三會一課」、黨性定期分析、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開展主題黨日、領導幹部上黨課、黨員義務周末等活動,探索開放式、互動式組織生活,吸引廣大黨員主動參與,讓組織生活在基層正常起來、認真起來、活躍起來。積極探索和創新黨內組織生活方式,充分發揮通信、網路等新媒體的作用,開展網上組織生活。對基層開展的組織生活落實情況,上級組織部門要進行隨機抽查。
8. 強化黨員教育管理。發揮黨員教育培訓「十百千萬」工程作用,加強對黨員的經常性教育。全面推行黨員目標管理、設崗定責、評星定級、記實管理等辦法,及時了解、准確掌握黨員日常行為表現,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全面推行黨員志願服務活動,根據黨員自身特長和服務意願,多形式開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工作。疏通出口,按照規定及時處置不合格黨員,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著力提升流動黨員雙向管理工作水平,提升老品牌,打造新亮點。注重發展黨員質量,堅持黨員數量與質量的有機統一,不斷優化黨員隊伍結構。
四、不斷強化基層基礎保障
9. 推進結對幫扶工作。繼續做好領導幹部住村夜訪、蹲點調研和機關部門對口幫扶、幹部駐村任職工作,全面推行機關幹部駐村聯戶、結對幫扶制度,推進鄉鎮、街道幹部掛村包村、走村入戶工作,幫助建強基層組織、謀劃發展思路、解決實際問題。各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至少結對幫扶1個村、社區,重點聯系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發展滯後、情況復雜的村、社區,確保每個貧困村都有結對幫扶單位。
10.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一村一品」發展村級特色產業,做到每個村有一個穩定的增收項目。制定人、財、物向基層傾斜的具體政策,拿出推進落實的有效措施,增強村級組織「造血」功能,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
11. 落實基層經費保障。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黨費使用為輔的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並根據財政實際情況逐年遞增。對基層黨組織工作經費、基層幹部報酬待遇和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等基礎保障政策落實情況,每年進行重點排查通報,確保規范管理,專款專用。堅持「費隨事轉」,支持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黨組織做好服務群眾工作。
五、著力構建城鄉一體化黨建工作格局
12. 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以創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引領基層黨建工作,全面健全完善縣區行政服務中心、鄉鎮和街道一站式服務大廳、村和社區便民服務站,推廣為民服務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務、網路服務等做法,不斷強化三級平台服務功能,更好地服務基層、服務農村。繼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建立常態化機制,每年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倒排,滾動開展整頓,力爭每年都減少一批薄弱村。
13. 推進基層民主管理。全面推行鄉鎮黨代會年會制,推進「報告、述職、問詢、評議、承諾」等「五位一體」的工作模式,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建立鄉村黨代表工作站、服務室,促進黨代表在建言獻策、參政議政、黨內監督和服務群眾上履職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凸顯黨代表主體地位。健全落實村級各項民主管理制度,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推進村務決策聽證工作,每個村、社區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村(居)務決策聽證會,保障農民群眾充分行使民主權利。

❷ 改革元年的主要任務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緊緊圍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建等六大改革主線,涵蓋15個領域、包括60個具體任務。《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1、經濟制度
核心表述: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a、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提出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
b、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2、市場體系
核心表述: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
a、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實行統一的市場准入制度。
b、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
c、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d、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
e、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3、政府職能
核心表述: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a、最大限度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
b、理順部門職責關系。積極穩妥實施大部門制。
c、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改革。
4、財稅體制改革
核心表述: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
a、建立規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
b、增加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
b、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把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納入消費稅徵收范圍。
c、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加快資源稅改革,推動環境保護費改稅。
d、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5、城鄉一體化
核心表述: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a、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b、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
c、保障農民工同工同酬,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d、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
6、開放型經濟
核心表述:放寬投資准入,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保持外資政策穩定、透明、可預期
a、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試點基礎上,選擇若干具備條件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
b、支持內陸城市增開國際客貨運航線,發展多式聯運。
c、允許沿邊重點口岸、邊境城市、經濟合作區在人員往來、加工物流、旅遊等方面實行特殊方式和政策。
d、擴大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開放合作。
7、政治制度
核心表述: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a、健全立法起草、論證、協調、審議機制,提高立法質量,防止地方保護和部門利益法制化。
b、加強人大預算決算審查監督、國有資產監督職能。落實稅收法定原則。
c、發展基層民主,健全基層選舉、議事、公開、述職、問責等機制。
8、法治建設
核心表述:維護憲法法律權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a、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完善規范性文件、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
b、減少行政執法層級,加強食品葯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勞動保障、海域海島等重點領域基層執法力量。理順城管執法體制,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
c、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
d、嚴禁刑訊逼供、體罰虐待,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
e、廢止勞動教養制度,完善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和矯正法律,健全社區矯正制度。
9、反腐敗
核心表述: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
a、加強和改進對主要領導幹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b、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同時必須向上級紀委報告。
c、全面落實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
d、規范並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實行官邸制,官員任期內居住無產權。
10、文化體制改革
核心表述:推動政府部門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
a、建立黨委和政府監管國有文化資產的管理機構,實行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統一。
b、健全網路突發事件處置機制,整合新聞媒體資源,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推動新聞發布制度化。
c、嚴格新聞工作者職業資格制度,重視新型媒介運用和管理,規范傳播秩序。
d、降低社會資本進入門檻,允許參與對外出版、網路出版。允許製作和出版、製作和播出分開。
11、社會事業改革
核心表述: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a、實行公辦學校標准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b、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c、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d、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制度,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增長機制。
e、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f、取消以葯補醫,理順醫葯價格。允許醫師多點執業,允許民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
g、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12、創新社會治理
核心表述:加強對社會組織和在華境外非政府組織的管理
a、改革信訪工作制度,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
b、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機構,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
c、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13、生態文明
核心表述: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a、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
b、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c、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d、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14、國防和軍隊
核心表述:著力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a、調整改善軍兵種比例、官兵比例、部隊與機關比例,減少非戰斗機構和人員。
b、優化武裝警察部隊力量結構和指揮管理體制。
c、深化預算管理、集中收付、物資采購和軍人醫療、保險、住房保障等制度改革。
d、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
16、黨的領導
核心表述:堅決維護中央權威,保證政令暢通。
a、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b、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制度,完善基層公務員錄用制度,在艱苦邊遠地區適當降低進入門檻。
c、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的關系,正確對待利益格局調整。(.

❸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四個「著眼於」——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立足點
全會提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關於黨的建設總體部署,按照黨章要求——
「著眼於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著眼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著眼於增強全黨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著眼於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黨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專家認為,全會提出的這四個「著眼於」,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的「再推進」,是基於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瞄準更遠大目標的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再出發」,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立足點。
四個「著眼於」言簡意賅,為我們黨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把黨建設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指明了方向。
四大考驗——提醒「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和緊迫」
全會強調,「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由此,全會得出「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和緊迫」的重大判斷。
專家認為,全會提出的四大「考驗」,警醒全黨居安思危,其根本著眼點在於努力確保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六條基本經驗——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
「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
「堅持把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同推進黨領導的偉大事業緊密結合起來,保證黨始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保證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堅持改革創新,增強黨的生機活力」;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提高管黨治黨水平」。
——這次全會的一個突出亮點,是系統總結了黨執政60年的實踐中,探索形成的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
專家認為,這些基本經驗,將作為我們黨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自身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長期堅持,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
四項要求——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指明方向
「必須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於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這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提出的目標。
鮮明地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這一重大課題,是這次全會的一個重大成果。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成長和發展,都是同加強學習緊密相連的。」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說,黨的成長壯大的過程,就是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並用以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領導人民不斷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
全會對如何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出了部署,強調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學習教育,建設學習型組織。
黨內民主建設——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
中國共產黨把黨內民主放在事關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認識。「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這是黨的十六大提出來的;黨的十七大又明確提出「尊重黨員主體地位」,強調探索擴大黨內基層民主多種實現形式。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集中統一是黨的力量保證——這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給出的明確答案。全會提出,必須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根本,以加強黨內基層民主建設為基礎,切實推進黨內民主。
為了不斷完善黨內民主,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還提出了一系列「堅持」和「完善」,對黨內民主建設的重點進行了設計和安排。
民主、公開、競爭、擇優——培養造就高素質幹部隊伍的關鍵所在
如何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善於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是我們黨面臨的一個重大時代課題。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特別指出,培養造就高素質幹部隊伍的關鍵就在於——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滿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拓寬視野選拔幹部,廣辟途徑培養幹部,滿腔熱情愛護幹部,嚴格要求管理幹部」「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准」「培養造就大批年輕幹部,健全乾部管理機制」……全會公報中的一系列表述振奮人心,讓人們對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充滿期待。
基層組織建設重點——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基層黨組織,使之更具生機活力,這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討論研究的一個重點。全會對如何進一步構建基層黨建新格局提出了具體要求——
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
著力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增強生機活力,使黨的基層組織充分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
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增強黨員隊伍生機活力,建設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
四個「大興」——確保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
全會指出,當前,黨內也存在不少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符合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問題。
全會認為,這些問題「必須引起全黨警醒,抓緊加以解決」,必須在全黨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始終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頓、嚴肅紀律為抓手,下大氣力解決突出問題,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
全會進一步提出了四個「大興」,以推進全黨的作風建設——「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大興批評和自我批評之風。」
專家認為,這四個「大興」和我們黨一貫倡導和弘揚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作風」是一脈相承的。
堅決反對腐敗——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創新,不斷取得反腐敗斗爭新成效——
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
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加大教育、監督、改革、制度創新力度,更有效地預防腐敗;
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

❹ 人力資源的工作職責

工作職責:

  1. 負責制定公司人力資源規劃和計劃;

2.制定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

3.開展工作分析、建立、完善部門和崗位職責說明書;

4.負責招聘管理工作,做好人員梯隊建設;

5.組織績效考核管理工作;

6.開展員工培訓,關注員工發展,做好人才的潛能開發、培養;

7.負責薪酬福利管理工作;

8.負責員工勞動關系管理。

拓展資料:

力資源管理是指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有計劃地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通過對企業中員工的招聘、培訓、使用、考核、激勵、調整等一系列過程,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潛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給企業帶來效益。

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是企業的一系列人力資源政策以及相應的管理活動。這些活動主要包括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員工的招募與選拔,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流動管理,員工關系管理,員工安全與健康管理等。

即:企業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對人力資源的獲取(選人)、開發(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等一系列活動,最終達到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一種管理行為。

❺ 為官不為重點治理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一、「為官不為」現狀評估
什麼是「為官不為」?訪談中,有幹部提及,「『為官不為』就是『不幹活』」。也有幹部談到,「如果用創新作為、積極作為的標准來衡量,『為官不為』人數還不少,這是官場潛規則」。據此,本研究認為,「為官不為」的內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為官不為」是幹部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行為。而廣義「為官不為」是幹部由於理解與認可程度、自身能力及受益程度等原因,不完全、不及時、不有效履職履責的現象,包含動因、行為及後果三個維度。
在「『為官不為』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的14個選項中,幹部選擇最多、排名第一的是「遇到重大、疑難或棘手事件,迴避逃脫」;排名並列第二的是「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和「工作出現漏洞或失誤時,推諉塞責」;排名並列第三的是「槍打出頭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決策討論時,有意不充分闡明自己觀點和意見」和「對上級決策部署陽奉陰違,執行力不足」。「奉行『多栽花,少栽刺』,寧可工作不幹,也決不得罪人」、「缺乏敢闖精神,不能創造性開展工作」則緊隨其後。
新形勢下,各地方、各部門的「為官不為」現狀如何?訪談中,幹部大體持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為官不為」是局部現象。有幹部提及,「多數幹部還是有為的,主流還是幹事的,少數、局部存在著『為官不為』的現象」,「還有少數幹部存在著『不吃不要也不想干』的現象。」也有幹部談到,「縣以下幹部幹事多,不為少;機關幹部幹事少,不為多」,而有的幹部則認為,「『為官不為』還是一個現象,並非問題,並非主流。當然,如果沒有適合的政策加以引導,可能會帶來很大的沖擊和影響」。二是認為「為官不為」已然成為一種潛在暗流。譬如,有幹部指出,「不作為是很普遍、很嚴重的痼疾」,「『為官不為』現象在八項規定之後特別突出,很是普遍」,或者認為「不少幹部存在著『新形勢下不想干、不會干、不能幹』的問題」。
在「您對當前『為官不為』現象如何評價」問題的調查中,47.30%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前「為官不為」現象非常嚴重或是比較嚴重;29.73%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前「為官不為」現象一般;20.27%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前「為官不為」現象不太嚴重或不嚴重;2.7%的被調查者表示,不太了解整體狀況。從數據中可知,大部分幹部認為「為官不為」比較嚴重,值得高度重視。而「『為官不為』現象在哪個層級表現比較突出」的調查顯示,認為縣級、市級、省級層面比較突出的比例分別為37.84%、28.38%、18.92%。
二、「為官不為」原因分析
為什麼會出現「為官不為」現象?訪談中,幹部主要從如下三個視角來分析「為官不為」的內在根源。
一是從幹部自身角度進行詮釋。有幹部談到,部分幹部「為官不為」是由於主觀上的政績觀出現偏差:「黨性意識滑坡,責任意識下降」,「能力跟不上新的形勢」,以及「部分幹部為官動機不純,有為是為自己而為,而不是為國家、為民族而為。沒有自身利益就乾脆不為,這樣的幹部還是為數不少的。」
二是從幹部管理體系角度加以剖析。有幹部指出,「現在的幹部管理機制太鬆懈,只能上,不能下,除非是違紀違法被抓」。還有幹部談到,「導向問題非常關鍵。我們是用改革創新的幹部,還是要不出事情的幹部」,「有的地方,做得好不如說得好,說得好不如跑得好。做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亂的」。也有幹部談到,「幹部存在跳躍性使用的問題,今天做農業局長,明天可以做文化局局長,客觀上存在崗位不適應的問題」。還有幹部談到,「幹部激勵機制跟不上,越到基層,越到邊疆地區,收入越低」。也有幹部談及,「部門職責不清,相互扯皮,存在著體制上的障礙」。
三是從嚴治黨的背景加以探悉。有幹部談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逐步成為新常態,原來幹部管理鬆懈,一下子嚴格起來,有些幹部感覺不適應」;「部分幹部仍用老的思維來謀劃工作,推進創新工作感覺『壓力山大』,能力不足」;「老辦法不敢用,新辦法不會用」;「有群眾反映,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幹部管理嚴格了,找他們辦事,態度是好了,但事情不辦了」;「現在提出要依法行政,問責力度加大,幹部心存害怕,我不幹事就不能問責了吧」。還有幹部指出,「『為官不易』導致『為官不為』,實施嚴格的責任倒查機制,幹部們害怕秋後算賬。現在的倒查機制不盡合理,有些問題在當時看是合規的,擱置到現在來看又是不合規的」,「為官風險加大,甚至部分幹部也要求提前退休」。
本研究從幹部個體、幹部管理體系、政治生態與文化三個角度對「為官不為」的內在根源進行調研。調查結果表明,幹部群體較為忽略幹部個體因素、政治生態與文化因素,將幹部管理體系視為「為官不為」現象產生的重要根源。在「『為官不為』原因主要有哪些」的調查中,56.76%的被調查者選擇「幹部選用不夠完善,沒有營造能者上、庸者下的氛圍和導向」;54.04%的被調查者選擇「幹部考評不夠完善,干與不幹、干多干少、干好乾壞一個樣」;44.59%的被調查者選擇「幹部激勵機制不足,缺乏足夠上升空間」;40.54%的被調查者選擇「部門許可權不清,崗位責任模糊」,以及「幹部工資待遇較低,工作壓力較大,各種規矩多」。
針對訪談中幹部提到的「為官不為」與從嚴治黨的問題,就「為官不為」與幹部選用從嚴、懲治腐敗從嚴、改進作風從嚴、落實責任從嚴、管理監督從嚴、紀律約束從嚴之間的關聯進行問卷調查。62.16%的調查對象認為,「為官不為」與「對落實責任從嚴的恐懼,害怕問責而不為」存在關聯。中央加大對責任主體的問責力度,部分黨員幹部害怕問責而選擇「為官不為」。41.89%的調查對象認為,「為官不為」與「對紀律約束從嚴的疑惑,不清晰『紅線』『底線』而不為」存有關聯。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仍在路上,中央對於黨的建設頂層設計、改革思路明晰,但是地方和部分新制度尚未完全建立,部分幹部不清晰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沒有膽量放手推動工作而選擇不為。還有40.54%的調查對象認為,「為官不為」與「對懲治腐敗從嚴的憂慮,將反腐倡廉與幹事創業相對立」存在關聯。在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反腐情形下,部分幹部把反腐倡廉與幹事創業相對立,把更多精力花在琢磨如何安全著陸,退休後如何生活上,缺乏推進工作的動力與願望。面對全面從嚴治黨,部分幹部不是從黨和人民利益出發,更多慮及個人利益得失,對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產生認知與情緒偏差,害怕全面從嚴治黨給自己帶來潛在威脅,不同程度產生焦慮、恐懼、不安等負面情緒,出現「為官不為」現象,並通過上下級權威服從、幹部間關系認同機制不斷擴散。
三、治理「為官不為」對策建議
如何治理「為官不為」呢?訪談中,有幹部談到,「要加強幹部理想信念和能力教育」,「要樹立良好的用人導向,要把有所作為、不亂作為的幹部用起來」,「要加強讓幹部想為、會為、能為的制度建設」。還有幹部指出,「要加強績效管理,注重考核結果的運用」,「完善職級並軌制度,以激勵基層幹部」。同時,還要「建立一定的寬容機制,改革創新本身就是打破原有的游戲規則,對於失敗要有一定的寬容度」。
對於「怎樣整治『為官不為』」這一問題,幹部建議中排名前八位的舉措分別為:「實現『為官不為』與幹部考核選拔任用體系的有機結合」;「拓展職級晉升通道,改革薪酬制度,建立健全乾部正向激勵機制」;「落實『為官不為』治理的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各級編辦牽頭建立幹部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以及負面清單」;「擬訂『為官不為』治理法規」;「健全包含述職報告、全面巡查、有力追究、試錯免責等常態工作機制」;「構建『為官不為』預警體系,採取談話、整改、停職等舉措加強監管」;「保障群眾和媒體『為官不為』治理的實質性參與」。
在調研的基礎之上,我們認為對「為官不為」的治理要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建立下管一級的分層級分領域治理體系。堅持「嚴」字當頭,完善法規體系,健全激勵約束長效機制,切實提高治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完善法規體系是從嚴治理的主要依據。
系統梳理《中國共產黨章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和《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等相關法律規章,使之與實際情況更為匹配,以法律形式規范「為官不為」。根據三定方案,各級編辦牽頭建立、公開幹部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以及負面清單,合理劃分各級機關黨與政、正與副、集體與個人、不同層級之間的職責,釐清責任邊界,明確責任內容,形成科學有序、清晰無縫的可監察、可考核、可追責的幹部責任鏈條,構建覆蓋決策、執行與監督的責任規程。每年對責任清單進行修訂,使其與中央最新精神要求相互銜接,確保中央精神要求貫徹落實。
2.健全激勵機制是從嚴治理的關鍵所在。
一是實現「為官不為」與幹部考核選拔任用體系的有機結合。把「敢於擔當」標准貫穿於動議、民主推薦、考察、討論決定、任職全流程。在幹部選用實踐中引入「為官不為」的一票否決權,暢通「為官不為者下」的渠道。二是拓展職級晉升通道,健全職務職級並行制度。打破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系,職級與工資待遇掛鉤,拓展幹部職業發展通道,調動幹部的工作積極性。三是引入平衡記分卡,加強績效管理。借鑒企業從財務績效、客戶滿意、內部管理及員工成長創新四維度進行關鍵績效評價的做法,對幹部薪資進行動態調整,以達成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增長目標和潛力目標、財務目標與非財務目標、外部目標和內部過程的平衡。四是建立幹部試錯的免責機制。及時出台規定鼓勵幹部大膽實踐,勇於創新,對創新工作中的失誤建立特殊的免責機制,著力消除怕觸紅線的思想負擔,明確只要是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改革方向、符合法律法規的就大膽去做,營造「崇尚成功、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3.建立約束機制是從嚴治理的重要手段。
一是建立重大決策的實錄機制。對於重大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情況的決策過程如實記錄,存檔備案,以便有據可查。二是健全全面覆蓋的巡查機制。適時開展「為官不為」專項巡查,核查群眾舉報、媒體曝光、督查考核及民主評議中反映的問題,將發現問題作為檢驗巡查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准。三是健全嚴肅有力的追究機制。制定「為官不為」追究實施細則,分清集體責任、個人責任、主要領導責任和重要領導責任,嚴重者依法依紀追究責任。違反工作紀律,由組織部門負責追責;違反組織紀律,由紀檢部門負責追責。對出現普遍性「為官不為」現象的地方和單位,既要處理不作為幹部,也要追究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責任。四是建立全面動態的預警機制。廣辟信息收集渠道,構築包含黨委政府、群眾及同事在內的開放多元立體「為官不為」信息採集網路,採取明察暗訪、交叉檢查、重點抽查等方式對幹部「為官不為」進行動態實時全面監測。結合預測推斷法確定幹部「為官不為」預警閾值,劃分輕度、中度和重度預警區間。針對不同類型警情,採取告誡提醒、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整改、停職檢查、黨紀政紀處分等舉措。

熱點內容
國企辦公室科員工作總結 發布:2021-03-16 21:54:56 瀏覽:462
關於當前村幹部工作現狀調研報告 發布:2021-03-16 21:54:54 瀏覽:622
企事業單位治安保衛條例 發布:2021-03-16 21:54:46 瀏覽:263
孝感網紅村官 發布:2021-03-16 21:54:30 瀏覽:663
內蒙省考面試幾道題 發布:2021-03-16 21:52:51 瀏覽:828
馬鞍山公務員十級工資是多少 發布:2021-03-16 21:52:35 瀏覽:712
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定義 發布:2021-03-16 21:52:32 瀏覽:108
廣東省公務員考試報名錄用管理系統 發布:2021-03-16 21:52:31 瀏覽:826
2013青海教師招聘考試真題 發布:2021-03-16 21:51:19 瀏覽:515
浙江湖州公務員培訓中心 發布:2021-03-16 21:51:02 瀏覽: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