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職級
❶ 古代武將官職的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唐朝武將官職等級:
1、無品級:兵馬大元帥、兵馬副元帥
2、從一品:驃騎大將軍
3、二品:輔國大將軍、鎮軍大將軍
4、三品:冠軍大將軍、懷化大將軍、懷化將軍、雲麾將軍、歸德大將軍、歸德將軍
5、四品:忠武將軍、壯武將軍、懷化中朗將、宣威將軍、明威將軍、歸德中朗將
6、五品:定遠將軍、寧遠將軍、懷化朗將、游騎將軍、游擊將軍、歸德朗將
7、六品:昭武校尉、昭武副尉、懷化司階、振威校尉、振威副尉、歸德司階
8、七品:致果校尉、致果副尉、懷化中侯、翊麾校尉、翊麾副尉、歸德中侯
9、八品:宣節校尉、宣節副尉、懷化司戈、禦侮校尉、禦侮副尉、歸德司戈
10、九品:仁勇校尉、仁勇副尉、懷化執戟長上、陪戎校尉、陪戎副尉、歸德執戟長上
兵馬大元帥和兵馬副元帥為臨時軍銜只在戰爭時期授予,無品級,是出征軍隊主帥,征征結束立即收回恢復原軍銜 。
(1)武官職級擴展閱讀
武官發展歷史:
唐代設有元帥、副元帥等戰時最高統帥,宋有兵馬大元帥,元有都元帥、元帥。
春秋時晉國以卿為將軍,戰國時始為武官名,漢代將軍名號頗多,魏晉南北朝更繁,隋唐以後歷代皆設有將軍官名。
春秋時晉國上中下三軍皆設尉,秦漢時太尉、大尉、中尉地位頗高,以後帶尉字的官員地位逐漸下降。唐代折沖府以300人為團,團設校尉。明清時的衛士和八九品階官稱校尉,清代七品官中有正尉、副尉。
❷ 三國時期,文官、武官和侯爵的各個職級是怎麼排列的
武官 :
大將軍是全軍最高統帥 ,執掌朝政的人都有大將軍的封號 。
第二等的是 :前將軍、右將軍、左將軍、後將軍、車騎將軍 。叫做 「五子良將」 。
第三等的是 :征西將軍、征東將軍、征北將軍、征南將軍 ,叫做 「四征」 。
第四等的是 :鎮西將軍、鎮東將軍、鎮北將軍、鎮南將軍 ,叫做 「四鎮」 。
其他的將軍 ,叫做 「雜號將軍 」 :奮威將軍、牙門將軍、偏將軍 、俾將軍、等等 。
將軍以下的武官就是 都尉、校尉了 。
文官 :
最尊貴的是 太傅 、太師 。
最有權的是 丞相 。依次是 :大司空、大司徒、大司馬 、御史大夫 ,侍中 、大中大夫 。
法官 :
司隸校尉 、侍御史 。
爵位:
三國時期 ,王 、公 、侯 ,爵位最常見 。
一字王 ,最高貴 :魏王曹操 、晉王司馬炎 。
二字王 ,差一點 :臨淄王曹植 。
公爵 :一個字的最尊貴 :魏公、晉公 。兩個字差一點 :山陽公劉辯、安樂公劉禪 。
侯爵 ,有封地的 :費城亭侯曹操、漢壽亭侯關羽 、陳倉侯馬岱,南鄭侯魏延 ,等等。
(2)武官職級擴展閱讀:
三國官職列表
三公之上
丞相:戰國時始置,為百官之長。東漢不設丞相,董卓曾任相國。建安十三年(208)復置,曹操自任丞相。「丞」與「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來處理國家事務的人。三國皆置丞相,以蜀漢丞相權位最重。
太傅:輔弼國君之官,為上公,地位高於三公,作為重臣參與朝政,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曹叡即位後任鍾繇為太傅。
大司馬:漢武帝廢太尉設大司馬,加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之上。在三公之外另設大司馬,大司馬和大將軍均位在三公之上,如劉虞、權臣李傕。三國時期,各國在三公之外另設大司馬,一般由大將軍升遷而來。
如:魏國的大司馬曹仁;蜀漢的的大司馬蔣琬;吳國設有大司馬和左大司馬、右大司馬,一般由大將軍或者上大將軍升遷而來,如呂岱、施績。
上大將軍:
「吳於大將軍之上復置上大將軍」。這是為了表彰陸遜的功績並進一步提高他的官職而新設的。上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除陸遜外,呂岱、施績曾任此職(孫權黃龍四年,呂岱遷上大將軍。孫亮即位後,建興元年,呂岱拜大司馬。
元興元年八月,上大將軍施績遷左大司馬)。後世亦有相似之例,如北周亦設此職,如或唐高祖李淵因李世民平定天下,立下殊功,故封其為「天策上將」。大司馬和大將軍掌實權。吳設丞相、大司馬(另有左、右大司馬)、上大將軍,其中上大將軍位在大將軍之上,大司馬之下。
大將軍:戰國時始置,是將軍的第二高封號,東漢時多由貴戚充任。具體名號有建威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中軍大將軍、鎮東大將軍、撫軍大將軍等等,除驃騎大將軍之位稍低於三公之外,其餘均在三公之上。三國時夏侯惇、姜維等人皆為大將軍。
三公
太 尉:東漢末年,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已成為虛職。曹丕即位後任賈詡為太尉。
司 徒:西周始置,東漢時掌管教化,三公之一。東漢光武帝劉秀時削弱三公的權利,後來幾乎無實權只是榮譽的象徵。
司 空:西周始置,東漢時掌管水土及營建工程,三公之一。東漢光武帝劉秀時削弱三公的權利,後來幾乎無實權只是榮譽的象徵。
九卿之上
驃騎將軍:漢武帝始置,以霍去病為之,秩位同大將軍,金印紫綬,位同三公,三國均置。
車騎將軍:漢制,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金印紫綬,地位相當於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師兵衛,掌宮衛。第二品,秩中二千石。
衛將軍:漢文帝始置,位亞三司,第二品。在將軍中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國官制
❸ 中國古代士兵武官級別劃分
古代領兵之最高統帥。始於戰國,是將軍的最高封號,漢代沿置,職掌統兵征戰。事實上多由貴戚擔任,掌握政權,職位甚高。漢武帝時以大司馬為大將軍所兼官號,其後霍光、王鳳等均以大司馬、大將軍預聞政事,為中朝官領袖。亦有在大將軍之上冠以稱號者,如驃騎大將軍之類。東漢時多由貴戚充任。具體名號有建威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中軍大將軍、鎮東大將軍、撫軍大將軍等等,除驃騎大將軍之位稍低於三公之外,其餘均在三公之上。三國至南北朝時,大臣秉政,多加以「大將軍」之號,最高軍職,三軍最高統帥,夏侯敦、姜維、朱然都曾任此職。北周時行府兵制,編24軍,每軍設開府1人以統領、二開府則由一大將軍統領。24軍共有12大將軍,兩大將軍由一柱國統之。隋代左右武衛、左右武侯等各置大將軍,為統率禁軍之高級將領。唐代之府兵12衛,每衛有上大將軍1人,大將軍1人,將軍2人。禁軍之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等亦設大將軍,往往以宦官任之。宋代之16衛大將軍已屬空銜,無統兵實權。唐至元,定大將軍為武散官之首階。明清兩代於戰爭時由皇帝特派大將軍統兵,或於大將軍上再加稱號,如清代,肅親王豪格為靖遠大將軍,惠親王綿愉為奉命大將軍,皆統兵作戰,戰後即廢。
你好,希望能幫到你!
❹ 大使館里的武官是什麼職務,具體干什麼的。
駐外武官是由中央軍委責成總參外事局在全軍優秀現役軍官中選拔的國家武裝力量的外交代表、使館館長的軍事助手。
武官的具體職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以本國武裝力量代表的身份與駐在國軍方保持外交聯系,辦理兩國軍隊間的交往和交涉事宜;
(2)開展與駐在國軍政官員、社會人士以及外交使團(主要是外國武官)的外交和社交活動;
(3)根據兩國協議和上級指示,承辦或者是協辦軍事援助、軍事訓練、軍品貿易、軍工合作和軍事技術轉讓等事宜;
(4)以一切合法的手段調查與軍事有關的情況,直接或者間接通過使館將情況報告給派遣國一些相關的軍事部門。
(4)武官職級擴展閱讀:
專員中的武官,各國均從軍隊中派出。武官分為國防武官,三軍武官,即陸軍武官、海軍武官和空軍武官,以下還有副武官、助理武官。武官的外交地位一般僅在政務參贊以下。
武官的外交地位有一定的特殊性,這是因為,在所有的外交官中,只有大使和武官在派出前要首先徵得駐在國的同意,其他外交官則不必有這一道手續。這一點在1961年的《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中有明確的規定。
一般武官由上校至少將級的軍官出任,有的國家也曾派出過中將武官,而個別的三軍武官也有以中校甚至少校出任的。
❺ 大使館武官是什麼級別
大使館駐外武館什麼級別得看需要,一般為正師級,副軍級,正軍級。如果國外駐我國大使館武官為將軍我國也會有相應的軍人到他國當武官。
❻ 國務委員,軍委委員,分別是干什麼的是不是對應的文官與武官級別是什麼樣的
不是,此二種職務沒有可比之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組成人員之一,也是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組成人員之一。
國務委員協助國務院總理工作,受總理或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委託,負責某些方面的工作或重大的專項任務。國務委員的人選,由國務院總理提名,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投票決定,並由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會議的決定任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的規定,國務委員協助國務院總理工作,受總理或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委託,負責某些方面的工作或重大的專項任務。國務委員的人選,由國務院總理提名,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投票決定,並由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會議的決定任命。
作為國務院的組成人員,國務委員每屆任期5年,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國務委員的行政待遇與國務院副總理同級,但權位和排名都列在副總理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簡稱國家中央軍委或國家軍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軍事決策和指揮機關。領導著全國的武裝力量。
中央軍委即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簡稱,它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軍事指揮和軍事決策機構」,它領導著全國的武裝力量。
❼ 中國駐外大使是什麼級別的官還有武官呢
駐美國大使比較重要,副部級,回來後過一段時間很有可能升任外交部長了。
駐美國大使館武官內一般是正容軍級。
其他國家大使有副部級的,也有司局級的,還有最不重要的副司局級的,就這三個級別。
武官有正軍級,付軍級和正師級。
❽ 大使館付武官是什麼級別
大使館武官來和副武官的級別從正軍自職到團職不等,具體得看所在國的大使館級別,一般來說聯合國代表團,歐盟代表團,聯合國里其他4個常任理事國的大使館武官和副武官的級別較高,武官是正軍級少將,副武官最高能到副軍級,而小國的大使館可能都沒有副武官這一職,只有武官,而像印度,朝鮮、泰國、巴基斯坦、埃及和日本、韓國的武官是副軍職,副武官最高能到正師級。副武官一般來說都要比武官級別低半級。
❾ 駐外武官的級別,享有那些職權
駐外武官級別為上校或者少將。駐外武官職權如下:
1、以本國武裝力量代表的身份與駐回在國軍方答保持外交聯系,辦理兩國軍隊間的交往和交涉事宜;
2、開展與駐在國軍政官員、社會人士以及外交使團(主要是外國武官)的外交和社交活動;
3、根據兩國協議和上級指示,承辦或者是協辦軍事援助、軍事訓練、軍品貿易、軍工合作和軍事技術轉讓等事宜;
4、以一切合法的手段調查與軍事有關的情況,直接或者間接通過使館將情況報告給派遣國一些相關的軍事部門。
(9)武官職級擴展閱讀:
武官的任期主要取決於派遣國的需要和體制,一般為3—4年。武官一般與使館參贊的外交銜級相當,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權。
駐外武官由中央軍委責成總參外事局在全軍優秀現役軍官中選拔,是國家武裝力量的外交代表、使館館長的軍事助手,對於軍隊內的優秀上校至少將軍官來說,學歷、英語都不是問題,選拔武官的關鍵在於政治可靠、業務熟練、言行得體 。
❿ 清代武官級別及稱謂
1、正一品 :領侍衛內大臣、掌衛事大臣、伊犁將軍、綏遠將軍。
2、從一品 : 駐防將軍、都統、提督。
3、正二品: 八旗護軍統領、(左、右)翼前鋒統領,副都統、總兵。
4、從二品 : 副將。
5、正三品 : 步軍翼尉、 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驍騎參領、武備院卿、參領。 城守尉、參將。
6、從三品 : 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侍衛、 游擊、下五旗參領、協領、指揮同知、宣慰使、土游擊。
7、正四品 : 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土都司、兵備道、代本。
8、從四品: 城門領、包衣護軍副參領、包衣驍騎副參領、包衣佐領、四品典儀。
9、正五品 :步軍副尉、步軍校、 關口守御、防禦、守備、宣撫使司同知、千戶、宣慰使司僉事。
10、從五品 : 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驍騎參領、下五旗包衣參領、 副千戶、宣撫使司副使、招討使、安撫使、長官司長官使、河營協辦守備、守御所千總。
11、正六品: 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護軍校、前鋒校、鳥槍步軍校、驍騎校、委署步軍校。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招討使司副使、長官司副長官、百戶、土千總、門千總、營千總。
12、從六品:內務府蘭翎長、六品典儀、盛京游牧副尉。
13、正七品 : 城門吏、太僕寺馬廠協領、把總、土把總、安撫使司副使。
14、從七品: 衛千總、安撫使司僉事。
15、正八品 : 外委千總。
16、從八品 : 委署親軍校、委署護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鳥槍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17、正九品 : 各營蘭翎長、外委把總。
18、從九品 : 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編外外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朝官制